图:沪通大桥建设工地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1月28日,长江南通段。寒风夹着雨雾扑面。“港澳台媒体採访团”的记者们一下车,就被映入眼帘的沪通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巨型桥墩、高耸立柱的壮观与繁忙所震撼。中共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称,2018年建成后,这座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届时,南通至上海火车仅需1小时,对于南通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南岸的苏州张家港连接北岸的南通,长江下游这座在建的铁路公路大桥,将创造世界桥樑史上多个难以打破的新纪录,并将彻底改变南通的交通格局。据沪通大桥常务副指挥长张贵忠介绍,沪通长江大桥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合建斜拉桥,也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进入铁路桥樑建设领域的首个项目,实现了中国交建在长江公铁两用桥樑市场零的突破。
他说,沪通长江大桥是沪通铁路的关键性和控制性工程,为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锡通高速公路共建通道,是4线铁路和6车道高速公路的公铁两用大桥。大桥全长11072米,工程总投资约150亿元(人民币,下同)。主塔高325米,为世界上最高公铁两用斜拉桥主塔。主航道桥主跨1092米,为内地最大跨度斜拉桥。
张贵忠称,大桥于2014年3月1日动工,计划施工工期为60个月。无论长度还是规模,都堪称“世界公铁第一桥”。
大桥助力南通新发展
对于这座巨型桥,南通人充满了期待。章树山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沪通大桥将成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重要引擎。沪通大桥建成后,跨越长江的沪通铁路是国家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开行动车组,届时上海至南通不仅有望1小时内互达,并且建成后的沪通铁路,北可至东北三省,南可达东南沿海区域,南通将成为国家综合运输通道中重要城市。
此外,江苏沿江城市城际轨道将通过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与上海市区交通网相衔接,南通作为中间节点城市,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沪通铁路和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将使南通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枢纽,其规模程度远远大于苏通大桥区域,这就会使南通的城市格局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南通市区在经过了向南发展,向东拓展后,必迎来往西北发展的新高潮,这将对如皋市、通州区和港闸区的功能定位、产业集聚、城镇布局发生重大影响。
沪通长江大桥使沪通铁路向北连接海(安)洋(口)铁路,江苏作为内地的经济大省和沿海省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出海港口,苏南和苏中地区的集装箱,将通过铁路和公路经沪通长江大桥直抵洋口港出海,时间与成本均会低于洋山港和宁波港,将大大提升江苏经济的竞争力。
沪通铁路建成后,南通将具备火车编组的条件,可以始发至浙江、福建、广东方向的列车,这对南通成为交通门户城市、铁路集疏运物流中心很有意义,推动物流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配稿】如皋盆景年售百亿
图:如皋盆景“饱览人间春色”\大公报记者陈旻摄
在南通如皋建于明代的江南名园水绘园里,引发“港澳媒体看江苏”採访团记者们惊嘆的,不是一处处记录着明末才子冒辟疆与金陵八艷之一董小宛爱情故事的园林景观,而是园内一株名为“蛟龙穿云”存活了一千多年的古刺柏盆景。
据讲解员称,这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安定(公元993-1091年)家古柏园中的遗物。盆景的上部枝条蟠成葱茏的云顶,主干是如皋盆景传统工艺造型弯蟠为龙,两侧残枝经风吹雨打,形成“鹿角”,又似龙爪。躯干背部无皮裸露木质,腹部树皮,斑剥似鳞。形似蛟龙欲奋力穿云而去。
今年75岁的香港《镜报》董事洪尚行先生嘆道:“它是一个神话!”
一盆“蛟龙穿云”歷经千年无数代人的修剪,既有取之自然的魂魄,又有人工造化的神妙,从容地散发?“横空驰骋彩云间,鸟瞰千河万重山”的艺术风采,令围在它身旁的众记者们流连感慨。
中共如皋市委书记姜永华介绍,如皋是中国盆景的发祥地之一。如皋盆景栽培技艺始于宋代,盛于明清,经数百年传承,以其“两弯半”的独特造型享誉海内外,在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中独树一帜。
其中以“云头雨足美人腰,左顾右盼两弯半”为重要审美标誌的如派盆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便在海内外许多重要的评比展览中屡屡摘金夺银。2014年,如皋盆景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中国花木之乡”如皋全市花木盆景生产面积20多万亩,栽培品种1300多个,形成了年产3.5亿株绿化苗木、100万盆盆景、400万盆盆花、2100万平方米草皮和1500万支鲜切花的生产能力,销往内地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荷兰、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过百亿。
【配稿】神探毕生成就付桑梓
穿过如皋古城一条始建于宋代的东大街,进入“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有台湾记者惊呼:“原来李昌钰是如皋人!”
该博物馆开馆于2009年05月18日。据说,这座小小的四合院当年为李家祖产。馆内陈列着国际神探、世界著名刑侦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捐献的大量的图片、声像以及实物资料,其中李昌钰所使用过的破案鉴证工具和所获得的各类奖章引得记者们驻足细看。
李昌钰于1998年担任美国康涅狄格州警政厅长,成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级警界最高职位的华裔官员,其精湛独到的刑侦技术、鉴识功力,骄人的业绩、“使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执著精神,令世界警界瞩目。
1938年出生于如皋的李昌钰,1943年,李昌钰随母亲迁往台湾,现为华裔美国人。他的家乡情结极为浓郁。在美国退休后,李昌钰开始频繁往来中国,致力于帮助中国培训刑侦鉴识人才。
姜永华说,在李昌钰的全力支持下,“李昌钰博士鉴识科学中心”已经在如皋开建,这是中国首家刑侦鉴识中心,将彙集、展示与交流李昌钰的毕生刑侦鉴识成就。投入使用后,中心将面向全球,开展鉴识专题研讨,实体培训等工作,成为内地培养专业刑侦鉴识人才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