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金鸡湖创业长廊2015年入驻创新型孵化器19家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八家企业登陆新三板、五家孵化器晋升“国字号”、新增21名科技领军人才……从“2015年苏州国际科技园10大新闻”中,港澳台记者感受到了这里滚烫的创业高温。该园区企业事务中心副主任尤以丁说,至2015年底,这条由苏州工业园区打造的金鸡湖创业长廊,有51家创新型孵化器落户,孵化项目500馀个,获得市场投资约7.5亿元(人民币,下同),形成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的新兴产业孵化器群。
苏州工业园区一直是内地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发展的急先锋。尤以丁介绍道,早在2012年,园区就前瞻性提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并规划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云彩计划”,依据园区云计算产业的布局和特点,聚焦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全力打造“云彩新城”。
抛“云彩计划”引创客
同时,根据园区云计算及相关产业“草根性、创新性、轻量性、爆发性”等特点,提出了“政府引导、社会为主、鼓励创新、打造一体化创新创业生态圈”的云计算产业培育发展的产业培育新机制,以政策导向吸引社会力量在园区建设发展各类创新型孵化器为重点,让有志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或项目能在园区低成本创业,“寻得到圈子,找得到资源。”
2014年6月,几乎与“中关村创业大街”同步,园区首批10家云彩创新孵化器正式揭牌,开启了云计算产业社会化培育孵化的序幕,同时,《园区管委会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推动云计算产业培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被称为“云彩计划”的新政发布,对孵化器设立、项目遴选、培育、服务对接、示范试点等创业的每个环节进行周密细緻的规划与布局,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
绵延10公里的“金鸡湖创业长廊”正式挂牌。2015年3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将园区启点咖啡等8家云彩创新孵化器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以创意产业园为核心的“金鸡湖创业长廊”,已成为园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
2015年5月,苏州工业园区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鼓励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及配套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再度发力将“金鸡湖创业长廊”打造为活力迸发的“创客天堂”。
80后推《乐舞》游戏受欢迎
2015年9月,苏州国际科技园内一家籍籍无名的游戏企业研发一款音乐舞蹈类的休闲手游,在平台上露头公测立即好评如潮,上线正式运行短短3个月,已跻身同类手游前三。这款名为《乐舞》的游戏,製作人是80后大男孩潘伟。
面对终于到来的成功,潘伟说,“创业没那么简单”。生长与苏州本地的潘伟,有?苏南人特有的坚韧。他在2004年加入蜗牛游戏;2013年带?两个小伙伴白手起家,创办苏州亿动非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己从大厂的项目经理,变身为小公司的负责人。
初期,没有经费,他们在简陋的民居里办公。“那段时间很苦,我们没有工资拿,即便后来拿到融资,工资也只有蜗牛游戏的一半,自己还要掏腰包给员工发工资。”潘伟说,“不过,我们过得很充实,对自己研发的作品有信心。”潘伟的笑容明亮,闪着梦的光泽。
2013年,潘伟的团队拿到了200万元天使投资,此后接连有资本注入,公司发展迅速,进入国际科技园后,团队规模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60多人。
潘伟说,他的目标是“成为一流厂商”。
【配稿】“互联网+”推动制造业
图:2015年8月,彭国华在上海创业沙拉路演
今年44岁的彭国华,坐在36氪孵化器内的工位上,比起一屋子满脸稚气的年轻人,显得有点突兀。他曾在冶金和汽车行业工作了多年,先后担任过几家外企的生产、技术、设备、改善等部门的经理。他指出,自己这个年龄再出来创业,是经历过“极其冷静的分析与思考”。
彭国华说,自己10几年前的职业规划也是像其他外企的白领一样,希望在制造行业多学一点东西,多积累一点经验,然后成为外企高层,直至退休。
然而,到了2013年,彭国华的年龄超过了40岁,这时他发现中国制造业进入低增长低收益的时代;外资企业的高速发展的时代也结束了,相比其他行业如互联网行业,外企的光环也暗淡了。“我开始思考,中国的制造如何进一步发展,我的个人职业生涯该如何转型?”
彭国华注意到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很多行业开始被移动互联网颠覆。他认真思考着“互联网能够给自己从事了十几年的制造业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移动互联网的成果是否能够应用到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品质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自身经常管理的日常制造业务中?”
2年的调研与思考,彭国华判断,移动互联网的“共享经济”的方式是解决备件管理问题的钥匙。
2015年底,中国消费互联网开始进入了低潮,投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面向企业的B2B、企业服务类项目,彭国华感觉创业时机基本成熟,便辞职,成为内地备件管理行业中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勇吃螃蟹的人。
彭国华说,年过40,年龄上也不太允许自己像90后的创业者那样屡败屡战,创业路上他是“认真谨慎地走好每一步”。
彭国华家在上海,在选择创业落地地点上,他却选择了苏州。他说,自己选择的是作为工业B2B方向的创业项目,同时也具有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的概念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具备良好的客户环境,园区对于这类项目有相当力度支持和扶持。他把项目的落地点选定为苏州国际科技园36氪,开始着手开发一套SaaS服务平台,解决工厂库存配件不合理、库存资金浪费等问题。
目前,他的“拼库”SaaS平台正在搭建中,未来将会开发手机 客户端供客户使用。彭国华希望能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资源和信息互联共享,帮助中小企业进入工业4.0的时代。
彭国华感慨道,创业是一个长跑,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是没有耐心和毅力去完成创业马拉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