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白云机场开展筹建第四、第五跑道及第三航站楼,力争在2020年至2025年前推动建设/资料图片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4月6日讯(记者方俊明)广州白云机场追赶香港机场进一步加速。相比香港机场第三条跑道最快要2023年建成,日前白云机场第四、第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楼工程预可研报告公开招标,计划2025年前建设,意味着已经运营第三跑道、第二航站楼已封顶的白云机场又迎来新一轮大规模扩建。同时,广州第二干线机场亦拟2025年前建成。专家称,广州未来五年重点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等“三大战略枢纽”,将对香港形成极大的挑战。
作为国家明确定位的内地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白云机场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譬如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的第一航站楼,“超载运营”已超过5年,去年白云机场实际旅客吞吐量已达5521万人次,较2004年激增172%。
境外航线追平赤鱲角
广州空港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白云机场还致力拓展国际线,目前已开通国际及境外航线136条,基本追平香港机场的约140条,每天1000多个航班通达五大洲共207个目的地。接下来,白云机场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如南方航空仅去年便在广东地区新开“一带一路”客运航线15条。
针对设计容量见顶情况,白云机场早在2012年便启动扩建工程,第三跑道已于去年初建成运营。第二航站楼主楼工程已封顶,拟2018年2月正式启用,不仅面积比第一航站楼还大,相当于再造一个新白云机场;而且形成一个集地铁、城轨站厅为一体的“空铁联运”交通枢纽。届时,白云机场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
相比香港机场第三条跑道等工程因种种原因而延误或工程超支,白云机场建设却远未止步。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工程建设指挥部日前对白云机场第四、第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楼工程预可研报告和可研报告编制咨询服务招标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力争在2020年至2025年前建设。
港府行政会议去年3月批准兴建第三跑道,造价估计1415亿港元,如能在今年如期动工,最快亦要在2023年建成。但广州空港委有关负责人坦言,白云机场跑道无论是建设时间还是成本“都节省得多”;如第三跑道建设耗资仅50亿元人民币,历时近两年半时间就建成,达到国内外机场跑道的最高性能。未来白云机场接待能力将达到1亿人次,力争旅客吞吐量在2025年左右达9500万人次。
穗第二机场2025年前建成
此外,备受关注的广州第二机场亦在加快筹建,新定位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力争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基本建成。可见,未来广州将像上海一样成为同时运营两大机场的大城市。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指出,目前广州市政府正斥资上千亿元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三大战略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这对香港的航运、金融两大国际中心地位是极大的挑战。由于香港与内地此消彼长的趋势,如今广州提出的国际化目标越发“大胆”,而加上深圳的崛起,广深GDP等各方面全面超越香港已成为现实的挑战了。
空港经济区聚高端临空产业
图: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已吸引了近1000家跨境电商入驻\资料图片
在全力推进白云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同时,广州市政府正加紧出台有关规划,促使占地116平方公里的空港经济区形成高端临空产业集聚发展,而目前“亚洲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已初见雏形。
广州空港委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飞机维修、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高端临空产业集聚态势良好。其中,广州飞机维修基地已集聚了由和记黄埔(中国)公司和南方航空共同控股的广州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和新科宇航两家大型企业,共建成飞机维修机位24个,维修能力位居内地前列。
千家跨境电商进驻
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逾1.6平方公里已通过国家验收运行,仅去年进出口总额达121.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倍。广州空港委负责人称,近年冒起的跨境电商在白云机场综保区发展迅猛。目前已有恒汇“跨境海鲜仓”、易江南“跨境水果仓”等近1000家企业入驻,商品备案数超10万种,仅去年共办理跨境电商业务约1000万票,同比激增逾20倍,商品总值约26亿元。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表示,虽然相比香港机场去年货运量约438万吨,白云机场仅154万吨,但较2004年激增205%,位居内地第三,发展潜力巨大。现时白云机场国际货运处理能力已提至150万吨/年,已经入驻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广州空港国际物流园、邮政速递华南处理中心、富力物流等龙头项目,顺丰、穗佳、华南电商物流等项目正加速落地,“亚洲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相关:赤鱲角双跑道今年底饱和
记者陈卓康报道:香港国际机场客运货运目前虽仍位列世界前茅,但跑道客量最快今年底饱和,三跑道系统要到2023年才启用,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正不断受到邻近地区机场的挑战。港府表示,将更加着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尝试扩大与南美洲、亚太区及欧洲之间航线。
对于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充,香港机场管理局回覆大公报查询称,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ATA Consulting预测,即使珠三角地区五个机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澳门及香港已规划的扩建计划全部落实规划,也不足以应付到2030年对航空服务的需求,预计到2030年,仍有8200万未能满足的客运量需求。
机管局指,香港国际机场现有双跑道系统最快于今年底便会达到实际最高容量,即飞机起降量每小时68架次或每年42万架次,重申扩建三跑道系统有迫切需要。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5日在立法会财委会特别会议的书面答覆称,于2016至17年度,政府计划把握国家发展策略带来的机遇,更加着重“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并会尝试扩大与南美洲、亚太区及欧洲之间航空交通运力,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民航业界、物流业界、旅客及其他社会人士的需求,并保持定期与航空公司联络,了解市场需求和香港及国际间的航空服务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