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横琴自贸区累计註册企业达到1.75万家,资本总额超过8153亿元人民币/资料图片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4月28日讯(记者方俊明)27日,横琴自贸区迎来挂牌一周年,总投资超280亿元人民币的14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投资方近半为“世界500强”企业,预计今后将给横琴带来年均产值或营收2000亿元人民币(逾2380亿港元)以上。其中,总部经济项目尤为显眼,佔43%。
横琴自贸区挂牌以来发展迅速,目前累计註册企业数近1.75万家,企业註册资本总额超过8153亿元(人民币,下同);已引进和在谈的“世界500强”企业63家,“国内500强”投资项目98家,在建8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横琴新区管委会表示,金融服务、旅游休闲健康、科技、总部经济等四大产业已初具雏形,其中香港嘉华集团正斥资100亿元兴建世界级体育休闲项目。
横琴新区各类总部逾900家
27日签约落户横琴的14个重点项目,涵盖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医药健康、高新科技等高端产业,投资方近半为“世界500强”企业。同时,又以总部经济项目成为重点,佔落户项目43%。其中,保利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信集团、光大控股、海航基础、固生堂中医集团等都将设立总部。
据介绍,中信集团将在横琴投资建设中信集团南方投资大厦,作为华南总部,聚集中信旗下金融、城市运营、节能环保、资源能源、装备製造、工程承包、基础设施等产业的重要平台和运营中心,并将发展粤港澳合作创新业务,设立一批产业发展基金,服务横琴及周边区域的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
保利集团海外总部项目则承担该集团海外业务投资、总部管理职能;在横琴发展跨境金融业务及其他新增业务,推进产业及人才在横琴的聚集发展。
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亦将海外总部项目进驻横琴,实施海外核电项目及其带动的综合能源市场开发,引领国电投国际化发展;今年1月,该集团海外公司已落户横琴。
据横琴新区管委会提供数据,目前全区已吸引海航基础总部、光大控股华南区域总部等各类总部超过900家。
港需强化外拓桥头堡功能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表示,随着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政策扶持,营商环境日渐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内地企业选择自贸区作为“走出去”的新平台,若香港裹足不前,其作为内地企业外拓“桥头堡”的功能或会弱化。他说,目前香港在法治、国际营商环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方面已出现让人忧虑的态势,需要进一步强化提升,否则将面临内地自贸区越来越大的挑战。
横琴中拉经贸合作园动工
【记者方俊明】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的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暨横琴中拉经贸合作园项目27日动工,将全面促进中拉经贸互动升级发展。横琴新区管委会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全面构建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深化对港澳合作、完善中拉经贸合作平台等加速发展,构建中国与拉美、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经贸合作新载体。
中拉经贸合作园将搭配全时段微气候活力广场、拉美多功能展览中心、拉美品牌商品免税展示中心及拉美建筑特色的公共空间,以满足中拉双方的文化交流、旅游交流、跨境电商、经贸服务、现代商务服务等需求。
横琴新区管委会透露,目前正筹办中拉经贸博览会、中拉企业家理事会年会等两大活动,并打造中拉商品国际交易平台、中拉跨境电商合作平台、中拉金融合作服务平台等,以及中拉休闲旅游文化交流中心、中拉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中拉政策研究与创新中心等。同时,将为“走出去”到拉美拓展的内地企业和拉美企业投资横琴设立基金。
此外,横琴将深化对港澳合作,其中,建设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并申报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岛”,与澳门形成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客源互享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共同构建粤澳联动的旅游休闲生态圈。
郑家纯拟前海发展金融项目
图:郑家纯希望在前海拿地发展金融业和港货中心”/大公报记者黄仰鹏摄
【记者毛丽娟、黄仰鹏】新世界发展集团董事会主席、周大福珠宝集团主席郑家纯27日出席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活动后表示,希望可以在前海拿到土地发展金融项目,并计划在前海成立新的港货中心,但他未透露具体细节。另外,周大福在内地有2000多家分店,郑家纯也看好周大福在前海落地。
他表示,在前海成立港货中心,大部分商品的定价将会与香港相同,期望可吸引内地居民购买商品。他又指出,作为商人,还是希望多一些内地游客,多一些自由行旅客来港旅游、消费,可以提振香港经济。去年12月,前海已落地首家周大福港货中心。
郑家纯称,近期周大福营业额跌幅超过一成,市场的低迷正迫使周大福放缓开店的步伐。郑家纯曾公开表示,集团将在3月前关闭5-6家在港的门市店,内地新店也会由最初计划的150-160家减至50-60家。截至3月底,周大福内地零售额及同店销售双双大跌25%,而港澳方面,同店销售增长继对上一季下跌23%后,进一步恶化至27%;两地业务受损致使公司整体同店销售下跌26%。
前海3100港企 税收贡献率30%
图:蔡国华表示,前海创新工具能和香港、境外市场接轨\大公报记者黄仰鹏摄
【记者毛丽娟、黄仰鹏】27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举行一周年纪念活动。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表示,截至15日,前海已引进超过3100家港企,对前海区块增加值和税收贡献率分别超过20%和30.1%。
活动现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赵振拴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署长刘利群签署《关于国外进口冻肉经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中转香港的检验检疫合作协议》。
此外,港交所董事总经理毛志荣介绍在前海设立内地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时表示,将按照内地法规,正依照内地现货交易的规则,向内地监管机构申请牌照,取得相关批准后,将向市场公布上线时间。
续推深港人才合作创新
田夫表示,前海将继续推进深港两地人才合作创新,争取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机构“一中心、两基地”落户前海;持续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补贴政策;在工程建设领域进一步扩大对香港专业人士开放。
日前,前海蛇口自贸区推出“四个十”项目,其中,打造香港现代产业城、港企总部基地等项目受到外界关注。前海正引进标桿金融机构,如汇丰银行、港交所、前海微众银行、台湾玉山银行、平安集团前海徵信中心等。
田夫介绍,前海在引进总部企业,先后吸引了中国人寿、安邦保险、周大福、中粮集团等一批总部企业落户。此外,中英人寿总部、周大福中国总部、前海再保险总部、恆丰银行南方总部、汇丰银行前海总部也与前海签约。
恆丰董事长蔡国华表示,前海在金融创新方面制定了很多政策,创新工具能和香港、境外市场接轨,结合“一带一路”走出去机会和人民币国际化背景,这是恆丰作为一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看中的地方,恆丰正在进行全国投贷联动改革的试点,希望在前海开展业务。
中国首创看好前海创投机会
【记者毛丽娟、黄仰鹏】中国首创资本公司董事长傅成(Peter Fuhrman)认为,深圳前海是中国最好的发展区域,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政府管理比较开放,人才比较活跃,他呼吁希望参与创新的金融企业都到前海寻找发展机会,因为这里的金融机构未来愈来愈市场化、国际化。
傅成很关注前海的优惠政策,尤其是给外资企业的优惠条件。他指出,目前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基建如火如荼,交通要到2018-2019年才会有大的改观,在上述基本面得以改善后,该公司会加大在前海的投资。
傅成表示,中国首创将在前海註册企业,投资中国机会,但他也担心深圳的成本升高会导致人才外溢。他认为,民营经济比较看好政策环境、人才开放、资源成本优势等条件,深圳去年房价大涨后,导致企业和员工的生存成本加大,深圳面临解决好成本问题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