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前海法院港人陪审员在法院门前合影 大公报摄
大公网7月28日深圳讯(记者黄仰鹏)深圳前海法院任命的首批13名港人陪审员26日宣誓就职,2名港人陪审员当日下午参与了案件审理,完成首次履职。港人陪审员认为,该制度有助提升港人对内地法律制度的了解,并增强对前海法院以及前海营商环境和投资的信心,而陪审员的经贸金融知识与法官的内地法制知识可互补配合。
前海法院经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集中管辖深圳市内的涉外、涉港澳台一审商事案件,受理的涉港澳台及涉外案件占案件数六成以上,因此前海法院一直积极引入港人陪审员制度,从符合条件的香港居民中选任陪审员,随机参与案件审理。
26日上午,深圳市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令格宣读任命文件并向各位港人陪审员颁发任命书,前海法院院长闻长智带领全体港人陪审员向国旗宣誓。
高学历专业人士化解纠纷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首批港人陪审员年龄从29岁到49岁,他们来自金融、科技、文化产业、公共事务等专业领域。闻长智介绍说,首批港人陪审员全部毕业于香港或海外大学,普遍知识素养较高,很多人在自己的特定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对涉案香港或域外当事人的交易习惯、行业情况也较为了解,有利于发挥专业优势,促进矛盾纠纷化解。
当天下午,罗伟雄、关俊华两位陪审员参加一起涉港的商事案件审理,完成港人陪审员的首次履职。罗伟雄现任香港和解中心会长,在内地─香港纠纷、国际商业纠纷领域经验丰富。“此次陪审感受很不同,自己对内地法官和法律制度也有新的了解。”罗伟雄告诉记者,前海法院引入港人陪审员,有助于提升港澳民众对中国内地法律制度的了解。同时这种开放和创新,不仅能提升涉港案件当事人对前海法院的信任,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前海营商环境,增强港商外商对前海投资的信心。
消除对内地司法距离感
而另一位港人陪审员、雅文教育执行董事关俊华表示,法官对内地法律制度有深入掌握,而港人陪审员则在自己专业范围内,尤其是涉港案件居多的经济贸易和金融方面,对涉案当事人适用的普通法有全面了解,双方可以互补配合。他同时也希望,透过这个平台,可以了解多点内地的法律,相互交流。
“港人陪审员参与深港案件的审判,可以更加直接、公开地展示前海法院司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深港两地的当事人感受到内地司法的公开、公正等核心价值。”闻长智表示,将港人的专业知识与内地法官的法律判断相结合,在处理涉港案件中,能更好地消除港人因制度理念和生活环境差异等因素造成对内地司法的距离感,增加裁判透明度,从而提升内地法院的国际、区际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