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新华社8月31日消息,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其独家专访时透露,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这代表着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内地自贸区网络已初步形成。
高虎城介绍,新设的7个自贸试验区,将继续依托现有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园区,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一核心,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设自贸试验区各自侧重有所区别。举例,河南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陕西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下一步,商务部将尽快会同相关省市和部门,研究完善新设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履行必要审核程序后实施。
当前,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近3年,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及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已满“周岁”。高虎城称,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金融、创业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了大众创业创新。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彰显自贸试验区的“试验田”作用。
高虎城表示,各自贸试验区通关效率平均提高约40%,金融开放创新举措稳步推出,严密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总体看,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受到境内外投资者欢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第三方机构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联合评估显示,82%受访企业反映营商环境进步明显,95%以上的企业看好后续发展,反映企业对自贸试验区政府部门服务效率、办事透明度等打了高分。
迎区域一体化挑战
中国社科院30日最新发布的《自贸区蓝皮书: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2016)》指,进入新世纪,随着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受阻,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尤其以美国为主导、以TPP为代表的新贸易规则正在确立中。国际贸易规则变革,使自贸区和自贸园区的“国际经济合作政策工具”内涵出现新变化。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其自贸区建设已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初步形成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基础的自贸区网络。
社科院自贸区研究课题组专家指出,13年以来,发展自贸区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举措之一。自贸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已成为推动内地改革加速器,也是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深化对外开放的延续和创新。
专家:带动区域发展
辽宁、浙江等省市自贸试验区设立后,内地自贸区总量达到十一个。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对大公报表示,从目前看,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原有自贸区的试验效果比较好。此次自贸区扩充,或在于中央看到自贸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张汉亚称,改革开放以来,事实说明,哪些省份有政策,哪些地区往往能发展地相对更好。“此次,经济增速垫底的辽宁出现在新增自贸区名单中,可能就是给其加一把劲儿。”张汉亚强调自贸区多了,外企选哪里最后可能看哪里有能力,能够招来更多国外企业入驻。这意味着,自贸区发挥作用之同时还要进行招商引资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