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即时 >

景海鹏陈冬将创留空纪录 两“马”搭配默契十足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10-17

\

  16日,神舟十一航天员乘组景海鹏(左)、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席记者见面会/新华社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10月17日讯 (记者顾宝军酒泉报道)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7日7时30分发射。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媒体访问。两度出征太空的景海鹏将与新一代航天员陈冬搭档,共创中国最长太空驻留纪录,两人被认为是新老搭配最佳组合。陈冬在回答大公报提问时说,已准备好在太空完成由香港中学生提出的三项科学实验,并期待香港的小设计师们和所有热爱航天的青少年加入航天员行列,探索宇宙奥秘。

  神十一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载人航天工程发言人武平表示,在神十一任务中,景海鹏与陈冬互为备份,他们均具备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动交会对接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在长达33天的神十一任务期间,景海鹏和陈冬要完成飞船的操控、在轨的试验操作、健康保障、生活照料及科普演示等各项任务。

  两“马”搭配默契十足

  景海鹏与陈冬对圆满完成此次任务充满信心。“景师兄”是陈冬对景海鹏的尊称,而景海鹏则称呼陈冬“我的兄弟”。在训练当中,他们新老搭配默契十足,甚至用眼神就能互相读懂对方的意思。更难得的是,景海鹏和陈冬都有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性格,彼此惺惺相惜。“两名航天员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操作技能、飞行程序等方面考评优秀,完全具备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能力”,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党委书记李新科给这对组合作出的评价。

  景海鹏和陈冬两人生肖都属马,且性格相似、秉性相投,被认为是新老搭配、优势互补的最佳组合。

  神十一任务长达33天,景海鹏和陈冬将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中生活、工作30天,其中看点多多。武平表示,航天员将实行每周六天、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与地面执行一样的作息时间。航天员将进行多项在轨试验,比如他们将在天宫二号上接受医学超声检查,地面可实时检测到航天员的心肺功能。此外,还将参与更换空间材料制备的样品,进行太空的植物栽培等科学实验。

  期待科学实验效果理想

  科普活动是神十一任务的重头戏,由香港中学生提出的三项科学实验“水膜实验”、“太空养蚕”、“双摆实验”将由景海鹏和陈冬完成。陈冬在回答大公报提问时表示,香港中学生的设计充满奇思妙想,他们已就这些实验做好充分训练,将在天宫二号、神十一飞船组合体运行期间择机开展。“我相信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你们很期待,我们同样也很期待”。

  身为一对双胞胎儿子的父亲,陈冬对青年少航天梦想充满期许。他对香港的小设计师们和所有热爱航天的青少年朋友说,“期待有一天你们也能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飞上太空,亲自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除上述活动外,景海鹏和陈冬还将开展多项展示活动,例如太空日记、家书载梦、挑战不可能等,神十一任务将成为中国太空人最丰富、最有趣的太空之旅。

\

景海鹏与陈冬对完成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充满信心/新华社

  景:老骥伏枥 志在太空

  曾两度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已是少将军衔。17日清晨,景海鹏将开启他的第三次太空征程,搭乘神舟十一号展开33天的太空旅程,与天宫二号实验室交会对接,他将在太空度过50岁生日。属马的他将成为中国飞行次数最多、时间最久、高度最高的航天员。

  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景海鹏的飞行时间将从神舟七号的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九号的13天,延长到33天。“航天员是我的职业,太空飞行是我的事业,更是我崇高的追求和使命。说句心里话,我非常热爱,我非常喜欢甚至非常享受我的工作”景海鹏微笑着高声说。这是他第三次在临行前坐在问天阁的玻璃墙后面,向中外媒体袒露飞天前的心声。

  景海鹏的太空志向,并不止于神十一的33天,他期待着2020年更艰巨的空间站任务。“中国空间站将是中国人在太空美丽的家园,也是所有航天员梦想的宿营地”他期待为空间站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共同期待2020”。

  亲友送上山西式祝福

  据中新社报道:“景海鹏要再次执行太空任务了!”当消息传来,景海鹏的家乡山西运城市顿时一片欢腾。

  16日傍晚,在景海鹏家的小区,左邻右舍纷纷前来帮忙,铺红毯、插红旗、挂灯笼,兴致高昂。

  “从消息宣布那一刻开始,家里就不停接到问候电话,亲朋好友也从各地赶来祝福。”景海鹏弟媳刘风柳说。

  景海鹏家门口的灯笼上贴着“中国航天”字样,家中神舟飞船模型摆在显眼位置。最引人注目的是充满山西本土风格的麵塑。

  “这是家乡特有的方式,祝福景海鹏能顺利完成任务。”刘风柳说。

  在红火热闹的家中,景海鹏的父母坐在客厅沙发上,向前来问候的人们点头示意。“我们现在的心情非常激动。这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希望这次任务圆满成功。”景海鹏父亲景靠喜说。

  景海鹏母亲王珍玲表现出身为人母的细腻。“说一点儿也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随着一次次任务,这种担心正在慢慢减少,现在则是激动和放心多于担心。”

  陈:从容应对 享受失重

  2010年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的陈冬,是神舟十一号任务的新航天员。16日是陈冬首次亮相,他英俊阳光的外表,平实自如的表达立刻在网络、社交媒体聚集超高人气,甚至有网民打趣感叹“怎么找了个明星当航天员”。在首次飞行任务中,陈冬给自己提出的目标是“细致工作,健康生活,享受失重”。

  谈及为第一次航天飞行的准备,陈冬说,加入航天员队伍以来,就要从思想、身体、心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准备。“只有把地面训练当作空中实战,在真正的空中实战时才能够从容应对,就像在进行地面训练一样”,陈冬淡定的说。

  首次进入太空,陈冬就有多重身份。首先是飞船驾驶员,然后是工程师,做各种试验。还得是修理工,设备坏了去维修。还得是保健员,要保持干爽清洁的环境。同时也是农民,要种蔬菜。与此同时,陈冬还要进行“太空养蚕”,为实现这一香港中学生提出的科学目标,他和景海鹏甚至学习养蚕技术。

  备战六年终圆飞天梦

  据中国军网报道:陈冬初中时和伙伴躺在地上看夜空,发现有一个会动的亮点。他好奇地问哥哥:“那是流星吗?”

  “卫星!”哥哥告诉他。好奇的陈冬专门跑到图书馆,找来有关卫星和太空的书来看。

  从此,这位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少年,开始把目光投向蓝天。

  高考时,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他唯一填写的志愿。转眼,军校毕业,当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他一度以为“此生只能和蓝天为伴”。直到有一天,他的目光被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天的身影吸引,25岁的陈冬再次触摸到太空的气息。

  “我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飞出大气层,去那里看看什么样。”这样的心情随着“神六”、“神七”陆续飞天,变得越来越烈。

  机会说来就来。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开始,让陈冬意想不到的是,考官竟是他崇拜的杨利伟。

  整整用了6年时间,陈冬才站在飞天的起跑线上。这6年,也是他在他朋友圈“失踪”的6年。

    即时

    上海:给90后讲讲马克思 80后教师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