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禁毒工作是一场特殊的战斗,也是一场持久性的战斗。禁毒!重拳打击毒品犯罪,远离毒品的侵蚀,全市上下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去年以来,全市禁毒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禁毒委的精心帮助和指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掀起禁毒人民战争新高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共破获毒品案件4183起,打击处理涉毒违法犯罪人员1519人,缴获各类毒品45.96公斤;深入推进禁毒“阳光工程”,共安置吸毒人员6106人。有效控制了毒品的发展蔓延,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打开路,重拳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组织开展了“禁毒雷霆行动”、公开查缉行动、攻坚会战行动、百城会战行动等专项打击行动,始终把矛头对准大案要案特别是部、省目标案件、团伙案件,又坚决不放过毒品零包案件,主动进攻,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铲除了一批零星贩毒地下市场,有力打击了毒品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2014年初,德江县公安局在工作中发现,张某福伙同张某华、冉某杰、黄某松等人在德江县城区以经营足疗城为幌子,长期进行贩卖毒品的勾当。经上报上级公安机关后,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成功将这起横跨贵州、福建两省的公安部毒品目标案成功破获,摧毁了以张某福为核心的集运、贩、吸为一体的犯罪团伙,缴获冰毒17.183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24人。自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案件4183起,缴获各类毒品45.96公斤。同时,全面开展“大排查、大管控、大收戒”行动,建立了“逢嫌必检”工作制度,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积极开展毒品堵源截流工作。按照“严控进出口,细查内流通”的原则,以玉屏毒品检查站为依托,把好传统毒源地“金三角”经贵阳等地过境铜仁的出口关和广东、四川、重庆、武汉等地新型毒品回流的进口关,组织由禁毒、特巡警、交警等警种联合组成的公开查缉队伍,落实24小时公开查缉制度,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式公开查缉网络。同时,加大外流贩毒整治工作,以外流贩毒突出地区为重点,认真梳理,仔细排查,逐步掌握涉嫌外流贩毒人员信息及活动规律,及时与流入地警方沟通,积极打击外流贩毒活动。
预防为主,创新禁毒宣传
积极推进禁毒宣传“八进”活动。市、区(县)禁毒办积极组织禁毒委成员单位、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各界群众,深入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进行业、进网络”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点和人员流动密集时节,针对流动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等人群,在广场、车站、码头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发放禁毒危害案例宣传图片、新型毒品宣传折页、《给市民的一封信》、禁毒防艾折页、《防范新型毒品手册》等宣传资料,出动流动宣传车,印制禁毒标语等方式,多形式、多方位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努力拓展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增强受教育群体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水平。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禁毒队伍。在全社会招收了学生、基层工作者、群众等3000余名有爱心、愿参与、肯付出的人士加入禁毒志愿者队伍,大力加强禁毒队伍建设,广泛开拓禁毒队伍战线,营造全社会参与禁毒工作的浓厚氛围。
严查严管,大力整治重点场所毒品问题
集中开展歌舞娱乐场所整治活动。组织全市禁毒民警对辖区内所有娱乐场所进行暗访调查,切实掌控易涉毒场所的动向,适时开展大检查。严格落实娱乐场所禁毒工作责任制,对场所内警示标语、禁毒责任书进行规范,对从业人员的禁毒知识培训实现全覆盖,并定期组织尿检。加强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建立了互联网网上巡查制,严密防范毒品问题通过网络发展蔓延,危害社会。加强宾馆、旅店的排查。通过建立报告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禁毒培训等措施,强化对容易引发毒品滋生蔓延行业的监管,做牢做实工作薄弱环节。加强易制毒化学品和精麻药品管控。市禁毒办制定下发《铜仁市2014年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禁毒办主任牵头、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禁毒委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深入易制毒化学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等企业开展培训、排查、整治工作,积极开展易制毒化学品公开查缉,共集中开展整治行动21次,检查企业、单位和医疗机构135家,检查运输易制毒化学品过往车辆135台次,其中查处企业、单位和医疗机构20家,杜绝了无证或非法运输情况,确保无易制毒化学品和精麻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不歧视,不放弃,为吸毒人员铺就回归路
为有效解决吸毒人员融入社会难、就业难、复吸率高的问题,深入开展集生理脱毒、身心健康、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建设,全市共建成“阳光企业”12家,涉及行业包括宾馆用品洗涤,打火机、纸品、服装、玩具生产加工等,积极吸纳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强化强制隔离戒毒无缝对接工作,及时将预出所人员名单下发通知到辖区派出所,要求社区干部、家属、派出所民警按时接回,对有就业意愿的,各地禁毒办及时协调安排到当地的“阳光企业”就业。加强禁毒专干力量建设。全市各区(县)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途径安排278名禁毒专干,并组织禁毒专干集中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业务培训,提升帮教员队伍整体素质。禁毒专干们沉入社区,积极开展帮教工作,为吸毒人员谋生计、谋发展。通过多措并举,全市共安置吸毒人员6106人。碧江区靓洁洗涤服务中心法人徐新龙,曾经因为吸毒被两度强制戒毒,后在禁毒部门的关心下,成功实现了华丽的人生蜕变创办起宾馆洗涤服务厂,通过艰苦创业和努力工作,荣获了贵州十大“最美青年”称号,其创办的洗涤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示范点。(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