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质环境管理暨矿山复绿行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姜大明会前作出批示 汪民讲话 王书坚致辞 马平昌梅永红出席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东方圣城网济宁7月2日讯(记者 徐斐)全国地质环境管理暨矿山复绿行动现场会今天在济宁市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会前作出批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讲话,副省长王书坚致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出席会议。
姜大明在批示中指出,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调查监测打基础,以制度建设做保障,以复绿行动为抓手,以治理恢复为突破,取得明显成效。他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源头保护,强化责任落实,大力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负责、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模式,抓紧研究提出切实管用的治本之策,尽快出台指导性意见,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汪民在讲话中指出,矿产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利用带来了地面塌陷、地质地貌景观破坏、土地占损、地质灾害、地下水含水层破坏、地面沉降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近年来,济宁市坚持生态文明、系统工程的理念,结合实际完善配套政策,积极筹措财政和社会资金,不断拓宽资金渠道,以提高治理效果和质量为着重点,不断创新和改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法,建立起企业治理、社会治理和政府治理三大治理模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汪民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推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尽快形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开发新格局。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行政,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注重成效,坚持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市场准入、严格保护要求、严格落实企业责任,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状况,真正做到保存与治理相匹配,努力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
王书坚在致辞中代表山东省政府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生态山东建设、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省地质环境管理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一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搬迁避让治理,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他表示,山东省将认真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积极借鉴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山东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马平昌在会上介绍了我市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近年来,济宁市深入贯彻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实施生态突破战略,扎实推进生态济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行大区域大规模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新模式,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国家部委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次全国地质环境管理暨矿山复绿行动现场会在济宁召开,为济宁借鉴先进经验、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济宁市将深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努力走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会议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主持。会上,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俭朴和梅永红等分别代表相关省、市作了交流发言。
长期以来,煤炭产业奠定了济宁工业的基础,同时也造成我市产业结构偏重、布局不合理、生态环保压力大等问题。截至2014年,我市累计投入资金17.9亿元,治理采煤塌陷地26.4万亩,恢复耕地14.2万亩;实施矿山治理项目53个,恢复矿山地质环境20.5万亩。我市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国家部委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为济宁在资源开采鼎盛期实现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走好依靠资源起步、凭借转型跨越的路子提供了重大机遇、创造了良好条件。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现场考察了我市南阳湖农场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和嘉祥县九顶山、凤凰山矿山复绿项目;参观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成果图展和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展。
国土资源部相关部门、全国30多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系统相关负责人,副市长、太白湖新区党工委书记石爱作,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