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保单位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分散全市城乡,加上缺乏资金,文物部门履行保护职责显得爱莫能助、鞭长莫及,导致各种破坏景观资源的现象屡有发生。
更令人痛心的是,我市已被列入重点保护的茶陵古城墙、醴陵沩山村、株洲县朱亭古镇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修建房屋、随意破坏文物周边景观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列入保护名录的县、镇、村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开发时机逐步丧失,利用价值日渐消散。
建议:深入挖掘 重点打造一批新的历史文化景区
调研组认为,应尽快将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及传统村落景区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并将炎陵县中村、茶陵南宋古城墙、醴陵沩山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攸县酒埠江旅游区、株洲县朱亭古镇等地列为重点打造的新的历史文化景区,构建几大景观群。
同时,对市区历史文化景点进行提质改造,使外来游客来株既能体验新株洲的文明繁华,也能回味老株洲的优雅宁静。
4. 问题:宗教文化定位不准
我市宗教文化活动场所点多面广,但文化品位低,千寺一孔、千庙一面现象较为普遍,没有展示出不同宗教、不同地区、不同人文环境条件下各自的特色。
多年来,我市宗教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单一,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一些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宗教场所,如宝宁寺、阳升观等,庙宇建筑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已经对外开放的景点,影响力不大,吸引力不强。
建议:完善一批宗教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应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形成各自特色。如资福寺,可定位为明清皇家宫殿式古建筑群为主要特征的精品佛文化园;空灵寺,定位为山水型佛文化园;仙庾道观,定位为以养生文化为特色的道文化园……通过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特色定位和重新塑造,真正体现株洲文化厚重、品位高尚、海纳百川的风格,形成株洲宗教文化一日游、两日游的精品旅游线路和宗教文化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