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借毛泽东戴的礼帽。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2年10月开始,2016年12月结束。而昨天文物部门公布了南京市目前的普查进度:南京市已经全面完成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和文化(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文物认定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和审核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申报藏品总数140482件/套,已登录文物71494件/套,实际登录数量为207520件,全市登录进度为50.89%。这次的文物普查,给全市14万多件文物都办了身份证,文物的身高、体重、材质一一在录,同时令很多曾经“养在深闺”的文物亮于人前,而文物部门为此发了几千份问卷向各国有单位。
珍品扫描
名人轶事:下飞机时周恩来借礼帽给毛泽东戴
本次展览中介绍了一顶周恩来的礼帽,灰色的礼帽上有简洁时尚的斜纹装饰。昨天,南京市普查办副研究馆员刘媛之向大家讲解了这顶礼帽背后的故事:“这是梅园新村纪念馆所藏,但没有对外展出过,一直放在库房。这顶礼帽是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戴过的礼帽,而毛泽东也戴过。当时重庆谈判之后到南京,要下飞机之前,艳阳高照,周恩来就把帽子戴在了毛泽东头上。于是就有了一张经典照片——毛泽东下飞机时摘下帽子向大家挥手致意,就是这顶帽子!”
众人皆知宋美龄最爱旗袍,而这次展览中有一套总统府(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上报的旗袍,是宋美龄送给蒋介石同父异母哥哥蒋介卿儿媳孙威美的一套深紫色“寿”字花纹纱织旗袍套装。领部是翡翠水钻扣,内里浅黄蚕丝。富贵典雅。昨天,刘媛之讲述道:“在蒋介卿身上有段故事,他在听说蒋介石西安事变之后,特别担心,在看戏的时候就突然中风倒下了,结果蒋介石没事了,蒋介卿却过世了。这套旗袍后来由孙威美的女儿蒋孝明捐赠给总统府。”
铁证如山:
法庭庭长保存侵华日军死刑判决书
本次文物普查中,从非文物单位的国有单位中也发现了不少珍贵文物,刘媛之就重点讲到了高淳公安局所藏的一套侵华日军自己拍摄的纪念照片集,“这套照片当时是在高淳民居墙洞里发现的。侵华日军出征时自己拍的照片,比如其中一张,旁边记着自己是京都什么人,跟母亲拍的,自己多少岁,母亲多少岁。这套影集应该是侵华日军自己放在墙洞里,后来没有带走,或者战死了,也未可知。”
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物,这次普查中登记了很多近年来的新发现。刘媛之介绍:“比如说张纯如的《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英文原件手稿,留存于世的仅此一件,很珍贵。还有日军细菌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遗骸,这是1998年在南京北京东路的建筑工地上挖掘出的。因为日军把这些罪证销毁得很厉害,所以能发现很不容易。”
还有南京战犯军事法庭少将庭长石美瑜保存的侵华日军向井敏明、野田岩、田中军吉死刑判决书,“这是庭长自己留存的底稿,这三个侵华日军是百人斩的杀人狂魔。这份底稿上面也有印章,虽然是草稿,但也很正式。这些底稿他当年带到了台湾,而55年后又重回南京,是他的后人捐赠的。”
明清典故:
乾隆封儿子为“正总裁”
中国近代史博物馆近年还“收获”了一本清乾隆第六子爱新觉罗·永瑢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抄本,刘媛之介绍说:“这个也很珍贵,而且也是国民党将领的后人从台湾捐赠给总统府的。乾隆非常宠爱他这个六儿子,当时编撰《四库全书》,就是让永瑢当的“正总裁”,对的,就是跟现在一样的“总裁”二字!而当时纪晓岚在其中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职务。”
另有一件值得推荐的则是藏于江宁织造博物馆的清朝织金妆花缠枝莲纹服。刘媛之讲解道:“当时清政府为了笼络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会赏赐一些高档衣服,这是给西域贵族穿的,制作精美,非常高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昨天展板上有几样宝贝,恰好有实物正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内另一展厅展出。比如像狮面纹金镯等,都是2008年从明朝沐斌墓中出土的,沐斌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的四世孙子。刘媛之说:“当时他这个墓很有意思,墓葬呈‘一室三厅’格局,其他的都被盗了,他的墓比较小,没有被盗,结果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明代文物,而且非常精美。”
这件狮面纹金镯,直径有6.5厘米,宽也达到了2.2厘米,十分“土豪”,狮首口口相接,镯上还有插销装置,可自由开合。
记者仲敏
摄影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金琎
宋美龄送的旗袍。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拍摄的纪念照片集。
侵华日军死刑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