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通信兵非常苦,送信基本都是在夜里,路上只有自己一个人,经常要穿越敌军封锁线。攻打泗县后,在一个雨夜,我奔回后方送信,途中穿越一段敌军封锁线,只能匍匐前进,结果整整匍匐了二三公里,膝盖、胳膊肘全都流了血。就这样,我又跑了一二十公里才把信送到。”说起那段艰苦的岁月,邵光荣老人脸上依然带着微笑。
1942年至1944年,是敌军扫荡最为残酷的时候,我军为了反扫荡,采取游击战术,“敌退我进,敌进我退,都是当时打仗的策略。”在邵光荣的印象中,经历的“分街战斗”最为惨烈。那是1944年秋天,在一次日军扫荡中,邵光荣所在的部队没有时间撤退,与敌人在安徽分街遭遇。“敌人的数量是我们的三四倍,武器也比我们先进,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这里是我们的地盘。开打前,我领到25发子弹,8颗手榴弹,背了一把大刀,心想死也要拉几个鬼子垫背。”说到这里,邵光荣很激动,手都颤抖地攥成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