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东风悦达起亚三厂:50秒“智造”一台车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5-07-24

编者按:今年,我市立足实际,启动实施产业创新和城市提升“双十”工程,以此促进和带动城市转型、产业升级。近日,本报组织记者深入项目现场和生产一线,探访“双十”工程实施情况,采写相关稿件,从今日起陆续推出这组报道,敬请关注。

进入“三伏天”,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日子。7月14日下午,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第三工厂智能车间内外一样火热,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和身披黄色外衣的机器人,互相配合,联手弹奏出一首“智造”进行曲。

“7月3日,省委书记罗志军来三工厂视察时,称赞我们是集高效、环保、节能于一身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工厂,是‘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在江苏的现实样板。”东风悦达起亚管理部负责人回忆起罗书记的话,仍很激动。

东风悦达起亚成立已14年,坚持“智造经典、惠创未来”理念,在合资三方精诚合作下,保持高速发展势头,从原来1个工厂,发展为现在3个工厂,年生产能力突破80万辆,跻身中国汽车行业主流阵营。目前,整个三厂有410台机器人分布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发动机车间。

在这里看不到想象中的青烟一冒、焊花四溅场面。走进机器人最多的焊装车间,满眼是高速运动的“铁臂”。“焊装车间集中了345台机器人,焊接百分之百由机器人完成,就连各生产线之间的运输也由自动行走机器人来承担。”三厂焊装工程技术部副科长徐韬说,他一直在公司工作,见证了一厂到三厂、人工生产线到机器人生产线的整个过程,对智能制造感受最深。

“我们是鸟枪换炮。”徐韬说,一厂3条普通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4万台,3种车型,150秒生产一台车。三厂1条自动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30万台,3种车型,50秒生产一台车;一厂普通焊装车间350个工人,三厂智能焊装车间160个工人……相比之下,机器人生产线以高效、环保、节能而全面胜出。

记者手脚并用,爬上车身主焊线旁的维修通道,看到自动搬运机器人同时把地板、侧围、顶盖和四门两盖,像搭积木一样围合成车身,4个手拿焊枪的“铁臂”迅速在几个关键焊点轻点,随着火花一冒,焊接成功,旁边的两台测量机器人,迅速行动,测量车身误差、上传数据,随后,一个头部装有吸尘孔的机器人凑上前来,把车身内外很少的焊渣全部吸走。整个过程仅几秒钟。

“这是KX3,这是K4,这是K3,这是即将上市的JFC车型。”徐韬从快速经过的车身就能看出车型。原来,这是三厂采用柔性化车身生产线和世界最先进的四面体合成方式,可以同时进行4种车型混流生产,也为未来车型改造留下“伏笔”。

“其实,刚开始我们都不看好这些机器人,认为它们肯定没有人灵活。”徐韬说,现在大家都服了,就连来参观的市内外企业家也都为之折服,“智能制造”已成为盐城企业的追求了。

这个月底,三工厂第二条生产线即将开始安装,投产后可以实现33秒生产一台车,东风悦达起亚年生产能力将达100万台。借势智能制造,盐城汽车产业发展更加风生水起。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