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该区本着理念超前、布局科学、设计新颖的要求,对农村危房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清理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准确、真实掌握农村危房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美丽家园信息资料数据库,实行台账管理、动态管理。按照“利于避险、适度集中、不占耕地、节约土地、风貌统一、特色突出、方便生活、便利生产、保护生态”的要求,科学选点布局村庄建设。
坚持尊重民意、以人为本的原则。该区以消除农村危房为根本,以南盘江两岸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为重点,以实现农村住房美、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产业美为目标,通过召开镇(街道)干部会、村组会、户主会等会议方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美丽家园规划设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确保规划符合各村各组实际,营造方便村民宜行、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坚持因势利导、突出特色的原则。该区结合农村实际,设计20套以上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户型图,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统一示范点房屋风格风貌,集中打造以特色民居为主题的珠街中所大箐口历史文化型特色村、以生态湿地为主题的沿江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公园、以彝族风情为主题的茨营红土墙旅游文化村、以水生蔬菜为主题的三宝黄旗乡村旅游型特色村、以传统村落为主题的越州潦浒陶瓷产业型特色村、以南盘江两岸连片开发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精品示范带、以整镇推进为主题的东山镇示范片建设等20个“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点。
坚持统筹兼顾、适度集中的原则。该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集中政府、企业、社会、群众的力量,加大“资金、项目、人力”三集中。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地震安居工程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水库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群众资金和社会资本,形成支持美丽家园建设的乘数效应。
坚持简明实用、降低成本的原则。该区以行政村为单位编制现状图、总体规划图、规划说明书“二图一书”,以自然村为单位编制农村民居现状图、村庄建设规划图、户型及效果图、规划说明书“三图一书”。及时成立美丽家园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研究、协调解决各建设点在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镇(街道)村建、国土、林业等职能部门相互协调,主动服务,及时提供规划编制所需的卫星影像图、地形图等技术性基础资料;村委会统筹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等人员力量,负责按时提供本村的人口分布、区位条件、产业特点、资源状况等基础资料,节约规划成本和规划时间。
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该区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功能配套完善、社会管理规范”的目标,把住房和产业、生态和设施、商贸和社会事业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坚持“规划一张图、实施不随意、建设一盘棋、违反必问责”的制度,有序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加快乡村风貌提档升级。同时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要求,培育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加大培训力度,形成“产业现代化、居住社区化、服务社会化、城乡一体化”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