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共建新模式

来源: 延边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15
五位一体 共驻共建 互助共赢

我州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共建新模式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既是边疆地区,也是民族地区,同时还是革命老区,素有军民共建守家卫国的光荣传统。近年来,我州积极探索实践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共建模式,以边境党员干部群众为主体,整合机关、企业、军警部队、林业等系统资源,创新打造了“局企军(警)林村”五位一体党建共建载体,实现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和互助共赢,有效地激发和增强了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功能,为建设富庶、开放、生态、和谐、幸福延边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打造合理的党建共建载体是实现稳边控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州全面整合“局企军(警)林村”五个资源,构建“五位一体”党建新模式,取得很好成效。一是整合党政机关资源。组织全州116个县级以上、852个乡科级领导班子开展以党政机关定向联系边境县(市)、定点帮扶边境乡镇、定期驻村入户为主要内容的“联县帮乡驻村”活动,统筹整合党政机关各类组织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下沉,形成干部向下走、财力向下投、项目向下移的良性局面,引领基层发展。二是整合驻边企业资源。我州通过推行“龙头企业+支部”、“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协会+支部”、“商会+支部”等模式,建立产业型党组织,促进驻边企业各类优势资源向基层汇聚。三是整合驻边军(警)资源。充分发挥驻地军(警)部队党组织特有优势,帮助驻地村党组织提高党建水平,不断加强“双拥”工作,实现军(警)地党建互促共赢。四是整合驻地林业资源。通过采取林场、村和连队党支部对接,共同实施“林农军”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等形式,架设“林农军”间的党建共建桥梁,为推动“林农”共建工作深入发展提供了保证。五是整合基层主体资源。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通过推行“强村带弱村”、“能人带村”、“跨村任职”等方式形成“一帮一”、“多帮一”的帮带格局,实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升级晋位。

    开展“四联四帮”,有效提升“五位一体”综合效能。一是组织联建,帮边境村党组织固本强基。通过采取选派党员军(警)指战员到驻地乡镇、村党组织任职等多种形式,加强村党组织班子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作用,不断强化组织的联动和联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人才联育,帮军地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大力实施“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程,利用军(警)部队信息来源渠道广、人员文化素质高、视野宽等优势,为驻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村级党组织则发挥地方优势,为驻地军警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好部队保障工作,为部队党组织排忧解难。三是发展联姻,帮建美丽乡村稳步推进。我州始终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军警地联合帮扶边境村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四是边防联守,帮促边疆社会和谐稳定。我州坚持定期分析边境管控和治安形势,成立民兵护村队86个,群众联防巡逻队302个,为2872户边民安装了联动报警装置,形成了一线部队堵、二线民兵查、三线群众防的大边防格局,非法越境、抢劫偷盗、走私贩毒等事件逐年下降。

    实行“五位一体”党建共建模式,需要健全的机制保障,我州着力建立“四项机制”,确保党建共建有序开展。建立组织领导机制,由州委组织部牵头,延边军分区政治部、驻延边防部队、公安部门的领导组成“五位一体”党建共建领导小组,指导各边境县(市)成立相应机构,实现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联合考评机制,定期对边境县(市)开展“五位一体”党建共建进行检查,探索农村党组织与军警部队、机关、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互评制度,争取实现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建立激励奖惩机制,规定州暨各边境县(市)领导小组定期对“五位一体”党建共建进展情况进行评比表彰,对受到州级以上表彰的军(警)官在转业时享受三等功相关待遇,人事部门要优先安置;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制定完善了边境党建定期议事、工作交接、兼职培训、经费投入等系列保障制度,增强了工作的计划性、议事的及时性、兼职的连续性,确保了边境党建共建工作始终处于健康运转的状态。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