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淀山湖镇“社区第一课”:让农民轻松“上楼”

来源: 乐居昆山 发布时间:2015-08-17

“一个社区不仅要有物质文明建设,还要有精神文明建设。”一位淀湖社区的居民这样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新型社区,怎样让农民尽快适应居民的身份?淀山湖镇创新推出的“社区第一课”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该项目以宣讲、送戏、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中来,让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实现轻松“上楼”。

                                                        突破“课”的范围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我们居住的小区设备完善,环境优美,如果今天这里有垃圾倾倒,那里有毁绿种菜,到处有脏乱差,我们的生活还有幸福可言吗?”自2013年,淀山湖镇推出“社区第一课”后,凡是拿到钥匙的居民,都将参加一堂专题课,看一段视频,听一场主题演讲,讲讲自身的感悟,还要学习安全、礼仪等方面的课程。如今,居民们都已经意识到要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卫生,提升文明意识,不断转变观念,做社区的主人,形成“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淀湖社区居民于家生在听了专题课后表示:“这是政府为我们融入社区新生活所做的努力,让我们获益良多。只有靠共同努力,才能共建社区家园。”

所谓“第一课”,其内涵并非第一堂课,而是突破“课”的范围,紧扣创新全镇社区管理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这一主题,突出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重要位置及作用,打造双向互动模式,突出其重要性。“社区第一课”一方面是社区居民更新观念融入新型社区的“第一课”;另一方面,又是政府、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实际行动、探索各种方法路径来充实社区服务,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共享社区发展成果的“第一课”。

典型引路潜移默化中规范行为

上半年,洪海霞、顾春花、朱卫明、陆国荣、方玉英等好人的典型事迹宣讲在淀湖社区举行,他们的个人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听讲的每位居民,让他们感受了一场正能量的洗礼。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事激励身边的人,这是“社区第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党校教师、大学生村官、草根名嘴等组成的“尚德尚美”社区文明宣讲团承担起了为淀山湖广大居民宣讲文明的责任,他们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生态文明”、“便民服务政策”、“社区文明知识”、“淀山湖好人故事”

等主题,深入各村、社区巡回宣讲,让“第一课”入脑。

在示范课、宣讲员宣讲的基础上,还将贴在墙上的规章制度融入到文艺表演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小品、歌舞为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社区居民。在举办的“尚美人家•邻里秀”暨寻找“淀山湖好邻里”活动中,通过发现宣传社区里好邻居的典型人物,让居民了解新时期好邻居的基本标准,为新型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重塑搭建平台;打造“淀湖风帆”榜样力量品牌,以“昆山好人”沈金龙、洪海霞、苏尚海为素材,以“社区居民流动讲坛”为平台,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学习活动,把“淀山湖好人”推上讲坛,宣传好人故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第一课”入心。

载体丰富打造特色服务

下楼就能缴纳水电费、手机费;不出小区就能买到新鲜又便宜的蔬菜瓜果!人不在家,便民服务中心可以代收邮包……淀湖社区整合资源打造的完善“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小区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各类便民服务。这是淀山湖镇“社区第一课”服务品牌的实践项目之一。

开播“淀辉之声”广播、编印《淀辉人家》社区教育报季刊及《市民报》月刊。推出“12365”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制度,倡导1年12个月365天时时处处为社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精细化服务…“社区第一课”以社区为基础、以网格为本质,不断探索使“社会人”变成“社区人”的方法路径,重点打造六大服务项目,分别为综合便民服务、区域网格服务、智慧社区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特色精细服务及公众文化服务。在整合特色服务活动的基础上,逐步放大“惠民服务月”行动、社区“金龙调解点”、“康乐寿”社区助老服务、“银燕”老年护理队等品牌效应,让不同人群享受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区管理的新模式,在共建共享中实现社区更好的发展。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