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甘肃籍知名歌舞剧导演周群生的民族情和故乡情

来源: 每日甘肃网 发布时间:2015-09-08

周群生近照。  

  2015年8月8日,大型室内实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在新疆大剧院与观众见面,该剧自首秀以来连演8场,整场130分钟的演出,每一幕都是经典,每一秒都是震撼。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千回西域》吻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十分具有创新性。近日,《千回西域》总导演周群生回到自己的故乡兰州,本网记者借此对这位从甘肃走出去的中国最具创意实力派导演进行了专访。

  “每一次经历和打击都是我的收获”

  1993年,周群生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当时的他已经是兰州铁路局政治部“文化列车”演员队的队长,这几节改造成小舞台的车厢,就是演员队的队员们的起居室,20多个队员除了每年有最多三个月的时间在兰州排练外,其余时间都在沿线演出,一走就是三四个月,吃住都在车上。列车经过沿线小站时,演员队就把职工请到列车上,给他们演出小节目;列车到达大站时,演员队就下到站台或广场,对沿线职工进行慰问演出,向兰州铁路局十多万职工送去自己创作的节目。

  这节载着文化梦想的小火车,带着周群生在三年时间里走遍了整个西北。三年里,周群生回忆说,“那时候真是痛并快乐着——一边承受着不能照顾家庭整日奔波的辛苦,一边又把自己的技艺和作品带给沿线职工,看着自己的节目受到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就特别快乐。”

  1997年,随着“文化列车”的解散,正当而立之年的周群生却突然面临失业的困境。这对一向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甚至有些绝望。怀着不破不立的决心,周群生只身踏上了南下的火车,选择背水一战,去广州打拼。

  2天2夜的路程,周群生硬着头皮坐了过去。在广州闯荡的日子里,周群生又经历了几份职业,“最难的日子里,我连一包方便面都没钱买,饿得不行就在出租屋里扛着,琢磨剧本,琢磨琢磨也就不饿了。”

  没有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周群生顶住压力,凭借之前积累的群众文化工作经验,先后在广州世界大观主题公园、深圳未来时代主题公园、深圳华侨城做文化旅游项目,这一做就再没有停下,至今已有20多年。如今,周群生不仅成为国家一级编导,更以董事长的身份,成立了深圳水木清画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公司。回忆起当年的辛酸与欣慰,周群生感慨万分:“以前我以为我总是在走弯路,但是现在想起来,每一次经历和打击都是我的收获。”

  “用歌舞剧的形式传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007年7月的一天,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座寻常办公楼里,一位气宇轩昂、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向县委书记刘长江汇报:“我要调用1500名水族农民做舞蹈演员,还要200个铜鼓、50匹马、30头牛、500只芦笙、200个纺车、50台织布机和30把猎枪,作为庆祝三都水族自治县建县50周年歌舞剧《远古走来的贵族》的道具。”这个人就是周群生。

  书记很质疑,水族自治县是穷县,也没有那么大的舞台,这些能实现吗?周群生扬扬手中的方案,“啪”的一声压在桌子上,“书记,请您放心!只要我讲出来的,到舞台上都能实现,甚至要比我讲的还要好!”

  9月28日庆典当天,能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里密密麻麻挤了8万人,手机信号一度中断,很多乡亲都是翻山越岭几十里路赶来参加庆典。周群生导演的大型生态歌舞秀《远古走来的贵族》一开场就博得了乡亲们的阵阵喝彩,看到动情处,乡亲们不禁热泪盈眶,纷纷竖起大拇指:“终于有了一场属于咱们水族人民自己的剧!”

  用土生土长的农民作为一台大型舞剧的舞蹈演员,这在中华民族任何一段歌舞剧历史上都是为数不多的一次冒险,为了让农民兄弟踏上拍子、跟上点子,周群生没日没夜的排练了2个多月,和水族同胞同吃同住。他虽然要求严格,但是为人随和又亲切,几个水族兄弟晚上没事时还凑在他的院子里,和他一起讨论舞剧。调来的那200个铜鼓,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礼器,是当地保护级别的文物,损坏了事小,耽误了演出事大,要知道,这铜鼓可多一个都没有啊,周群生必须时刻操心,尽全力保护铜鼓的安危。“那些日子,是我最接近一个民族最核心灵魂的日子,我当时就下决心,一定要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用歌舞剧的形式传扬下去。”周群生说。

  随着2013年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周群生用歌舞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明晰,前景更加广阔。2015年7月20日晚,由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新疆大剧院盛大启幕,大型室内实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在本届舞蹈节上迎来首演。周群生用他非凡的创意,使得《千回西域》通过大爱、玉魂、梦回、生命、燃情、草原之恋六出剧目,呈现出一幅集西域高山民族文化、玉文化、楼兰文化、绿洲文化、草原文化的绝美画卷。

  “想给家乡做一台精品剧”

  对艺术的痴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使周群生总想为家乡做一台精品剧。这次荣耀加身后的故地重游,令这个骨子里透着西北人洒脱和热情的中年人激动万分,来到兰州的第二天,周群生就去游览了黄河。坐在羊皮筏子上,眼波里流转的不仅是奔涌的河水,更有对故土的热爱与深情。周群生说,甘肃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拥有辉煌灿烂传统文化和深厚朴实的民间文化,《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留给我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佳话,我期待能用歌舞剧这门世界性的语言将甘肃文化推向更远。

  面对文化旅游歌舞剧的发展,周群生有着独到的见解:“咱们国家富强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高了。如果能将文化演艺发展成一个城市的一张名片,通过一两个小时的歌舞剧形式全面展现当地人文、自然、历史面貌,人们看完再去旅游,更能对当地印象深刻。文化产业是支柱产业,2016年将是我国文化演艺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目前,周群生已经开始筹备在海南做一场海上丝绸之路的歌舞剧,未来的目标是要为将中国文化以原创歌舞剧的形式推向世界,他知道,要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