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源: 东方生活报 发布时间:2015-09-12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听老前辈讲抗战故事,让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富强国家贡献力量。”市区盐南新村11岁的小学生苗婷婷说。盐城10万多名“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今年以来,在城乡开展“宣讲英雄抗战史、传递爱国正能量”教育活动,让爱国的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图3-1_副本

  8月17日上午,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关工委,组织红升村青少年近50人,来到步凤镇红升村八组今年91岁高龄的抗日老兵刘正宏(右一)家,倾听他讲述当年抗日的故事。

图1_副本

  8月24日下午,市区景山中学初二(2)班两名学生,在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关工委主任孟金保(左二)的带领下,走访家住亭湖区沿河中路的老八路张学贤(左一)。

图2_副本

8月12日,盐城经济开发区新城街道关工委组织合心社区青少年,走访抗日老战士唐兰芝(左一)。

抗日小英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神

“英雄放牛娃王二小”、“小兵张嘎”、“鸡毛信”等许多抗日小英雄故事,孩子们喜欢听,听完了还看这方面的书籍、电影。市关工委主任陆树臻说,全市各级关工委老同志在宣讲抗战史的教育活动中,形式多样,鲜活生动,感人至深。

在大丰区,草庙小学关工委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主题,请本镇抗日老英雄陈茂清老爷爷作报告,再现革命先烈浴血抗战、不怕牺牲的感人画面;组织青少年在国旗下宣誓:“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举行抗日歌曲联唱,抗日故事演讲比赛,许多小朋友将“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王二小”等抗日小英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组织青少年到荷兰花海、恒北村参观,开展爱祖国、爱盐城、爱家乡的教育。

在阜宁县开发区蔡河村,该村82岁的关工委主任戴元美,围绕“继承铁军传统,弘扬抗战精神”,精心制作了30多块宣传图版,或肩挑或车推,深入乡村、街道、社区、学校巡回展出数十场,观众达5000多人次。

抗战亲历者,留下声影作“教材”

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关工委主任孟金保,年近七旬,原是一名转业的正团职军人,他激动地对东方生活报记者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目前盐阜大地上健在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了,他们平均年龄接近90岁,有的对抗战经历已经记不准、说不清;有的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因此,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发掘和抢救这些活的抗战‘教材’!”

为了摸清抗日老英雄们的相关信息,孟金保冒着酷暑到亭湖区、盐都区民政局和盐城军分区干休所走访、查档案资料、收集抗日老兵的居住和身体状况,制定详细的走访计划。

打开孟金保的记事本看到:8月9日上午,走访盐都区盐龙街道吴徐村的老八路遗孀李翠英;8月10日走访吴徐村的抗日战士徐如庆;8月14日和17日两次走访市区瑞尔花园的已故抗日老兵李广成女儿李玲;8月24日走访亭湖区沿河中路新四军老战士张学贤……

孟金保打开随身带着的电脑,展示走访抗日老兵的视频和照片、录音。每次采写,他都带领几名青少年同行,一起倾听抗日故事,一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8月10日在吴徐村抗日老英雄徐如庆家中,93岁的徐老讲述了自己1944年3月参加八路军,参与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20多次荣立战功的英雄故事,当他将中弹的伤疤展现给孩子们看时,大家无不为之动容。

8月15日,孟金保带领6名青少年,来到大丰区的抗日英雄施浩善老人家中,首先向老英雄献上一束鲜花和红领巾。施老1943年参加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负过20多次伤,但他讲起痛击日寇的故事时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听讲的师生和周围群众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家乡抗战故事,孩子们受教更深切

像孟金保这样痴心于挖掘、抢救抗日史料的关工委老同志还有很多。建湖县关工委从5月份起,走访全县健在的抗日老战士,写出《建湖的抗战往事》10篇:“日本鬼子侵占上冈68天的暴行”、“水乡儿童团”、“十六岁的游击队员唐光真”、“我的父亲申德辉烈士”、“鲁艺抗日英雄喋血北秦庄”等,该县将这批珍贵的抗日史料打造成“建湖抗战往事巡回报告会”,先在县直1所中专和6所中学组织现场报告,然后制作成视频到全县各中小学播放,通过身边人讲述曾经发生在身边的抗日故事,使全县7万余名中小学生受到了教育。

市关工委在新四军纪念馆西侧,筹资、设计建成一座风格独特的“抗日纪念园”,共有15组大型雕塑,如反映盐城人民奋勇抗日的雕塑“民族魂”、“中华怒吼”、“挺进敌后”、“英勇杀敌”、“鱼水情深”、“欢庆胜利”等,还有“抗日亭”、“警世碑”、“警世钟”等。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市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参观,并进行座谈。盐城技师学院的学生周杰在参观时深有感触地说:“抗日纪念园帮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历史,领悟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方能自立的真谛!”

传播红色“基因”,激励后生健康成长

民营企业家季祥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前来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和抗日纪念园,他介绍:“不久前我到欧洲考察谈生意,去过几个国家的独立纪念馆和二战胜利纪念馆,每到一处均看到大批扶老携幼的自发参观者,认真严肃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我们中国人教育后代子孙,同样要铭记那段惨痛的历史,珍爱和平,把国家建设得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凌!”

市关工委主任陆树臻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组织10万名‘五老’开展宣讲抗战史、传递正能量的活动,目的是让老同志从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传承革命红色‘基因’;让对近代史知之甚少的青少年了解历史,勿忘国耻,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最近,全市各级关工委的“五老”们奔走在街道社区、机关学校、乡间田头,对青少年进行抗战精神的宣传教育。“献了青春献白发,为了江山为子孙!”这种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精神,值得敬佩。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关工委举行弘扬抗战精神宣讲报告1100多场次,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泰山庙5500多人次,走访抗日老战士168人次,开展文艺演出、演讲、故事会450多场次,这些活动使受教育青少年达数十万人次。

陆树臻说,这项活动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讲抗日故事、唱抗日歌曲、参观抗日纪念地、走访抗日老战士、观看抗战史料图片展览、组织弘扬抗战精神演讲比赛等活动,使青少年受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洗礼,从小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增添报效祖国、建设美好家乡的信心和决心。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