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各功能区有机连接和运转的“生命线”。目前,广州地下管线主要包括石油、热力、工业、电力、通信、给水、排水排污、燃气、垃圾真空和综合管沟等10大类,预计管线58200公里。
“分析近几年各类管线事故的情况,目前广州地下管线存在多头管理、现状不清、‘家底’不明的现象。管线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王宏伟说,广州计划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达到“逐步还清旧账,确保不欠新账,排除安全隐患,统筹规范管理”的目的。“电力、通信、军事设施等过去是不跟我们分享数据的,这次在市政府推进下,我们会努力跟有关部门沟通,真正做到基础数据的沟通。”
与大普查同步进行的还有管线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由市安监局负责督促该项工作,从2016年起,利用5年时间逐步完成隐患整改工作。
王宏伟表示,“拉链路”产生的很大原因就是管线推进过程中计划统筹不够,这个《方案》如果扎扎实实做好,特别是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我相信在这方面会有很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