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问政“一问一答”系民生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询问群众欲知的问题,解决群众期盼的问题,是人大和政府共同的责任。10月2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工作专题询问会召开。这如同一场特殊的“考试”,“考官”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代表,“考生”是有关市直部门负责人。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专门委员会成员就我市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12个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市政府及市发改委、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市建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园林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等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
做足功课防止问政“走过场”
专题询问是人大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继续顺应民生关切,采取专题询问的方式,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工作,确保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非常关注,本届常委会围绕不同主题,已经开展了两次活动,采取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等监督手段,为促进我市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为做足“功课”,市人大财经委、城建环保委和常委会办公厅前期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准备的问题都是经过调查取证,是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一问一答”求实效系民生
“我市建设项目所需报建审批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使得企业在材料的准备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今后就材料精简有什么措施?”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春辉第一个抛出问题。
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邓九藩对此作了详尽的回答:我市建设项目审批申报材料目前大致有300余项,准备材料已成了企业的沉重负担。对此,市行政服务中心将从三个方面精简申报材料,凡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申报材料一律取消;同一个部门在不同审批阶段,对相同材料重复要求申报的一律取消;对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一个部门审批需另一个部门的批件为前置的,后一个审批部门自行在审批网查找下载,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目前,该项工作正处于各有关审批部门自查清理阶段,力争精简结果今年年底公布。
第一个问题抛出后,“动了真格”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抛出:“实行土地公开出让前整体评估评价,但至今仍未执行到位。为何出现这种情况?”、“进昌备案,有企业反映办理手续繁琐、耗时较长,将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改进?”……提问者观点鲜明、客观实在、重点突出;应询者一一作答,态度诚恳、实事求是。“一问一答”间,人大监督实效进一步增强。
应询回答是一种承诺
“专题询问会这种形式非常好,各个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对问题不回避,回答得也很好,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落实到位。”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委员谢震灵对记者说。
“针对我今天提出的问题,市水务局实事求是分析了问题,不单单强调客观原因,也从主观上分析了自身的问题,并确定了可操作性的方案。”市人大财经委委员刘为权表示,希望以后各部门能积极主动查找本部门在行政审批方面的事项,不断优化,方便企业和市民,使整个行政审批效率有更大的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组建工作督导组,对所提出来的各个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力争促使政府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更好的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春辉说。
应询单位在回答询问时做出的承诺,是对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代表的一种承诺,是对法律、对人民的一种责任。据了解,市人大常委会将跟踪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好应询时做出的承诺,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同时,对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们询问时提出的问题,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一并归纳整理形成综合审议意见,转交市政府研究处理。市人大常委会将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对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并在全体会议上对其进行满意度测评,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