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教师教育技术公开课
尚法好少年参观体验“俊龙航天科普中心”
花桥前景新实验学校学生与国家水球队队员同上一节体育课
开发区实验小学承办两岸三地“青少年手球夏令营”
千灯镇市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今年以来,市教育局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以强化效能、优化服务为要求,以深化“阳光育人”服务品牌建设为途径,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着力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以配置资源为途径,保障儿童入学权利。优化学校规划布局,根据人口分布和生源增加情况,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合理规划、精心选择学校建设用地,确保学校布点科学合理。加快推进学校建设,积极争取市、区(镇)两级政府的支持,努力做到用地落实、资金落实、进度落实,确保学校建设任务如期完成,截至今年10月,已完成中小学项目9个、幼儿园7个,新增学位约2.1万个。保障儿童入学权利,优化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幼儿园、中小学入学服务措施,积极应对入学高峰,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按时入学,让每一个符合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包括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据中小学校学额统计简报,2015年9月,全市共招收幼儿园小班幼儿19592人,小学一年级新生25358人,初中一年级新生11910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超过23000人。
2.以全面发展为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实效不断增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以“中国梦·价值观·礼仪行”为主题,采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读书征文、举办模拟法庭等方式,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多年来全市中小学生无违法犯罪记录。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普通高考本二及以上达线率58.51%,创历史新高;单招高考达线率76.92%,列苏州大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参加技能大赛,获省级奖14项。艺体教育成绩喜人,参加苏州市中小学生各类体育竞赛,获金牌141枚、银牌117枚、铜牌112枚,其中中小学自行车,中学柔道,小学田径、游泳、射击、羽毛球、男子排球等分获团体总分第一;13名学生获2015年度第1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奖。特色教育影响广泛,参加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获1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参加江苏省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2项,获奖总数继续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城北中心校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3.以培训培养为手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以“中国梦·教育情·成才志”为主题,开展师德征文评比和师德故事演讲比赛,引导广大教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规定程序,公开招聘新教师762人。加强师资培训,组织3800名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题培训,对去年以来招聘的2100多名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创新校本培训方式方法,成立教师培训学科基地30个,开展“名师进校园”活动,举行小学校本培训专题研讨,举办新上岗教师培训观摩交流会,组织幼儿园男教师专项培训和特教研讨活动。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举办昆山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高级研修班,成立名师发展联谊会,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和名师工作室建设。新增省首批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各1人、苏州市名教师9人。累计拥有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人,省特级教师24人,正高级教师8人,苏州市名校长7人、名教师39人、学科(学术)带头人142人,昆山市名校长16人、名教师41人、学科(学术)带头人694人。
4.以夯实基础为关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职业学校基础能力,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即将接受省级验收。第一中等专业学校被确认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合格单位。加强专业建设,新增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3个。重视学生技能培养,举办昆山市第十届师生技能大赛。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毕业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的比例达98%。整合学校资源,开设培训项目37个,培训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7500多人。完善“昆山市民学习在线”网站功能,共开设课程4100门,注册市民70万人,年访问总量50万人次。创新社区教育学习平台,会同有关区镇建设“乐学吧”“社区第一课”“燕行万家”“学在周市”等活动品牌,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方式。加强成人教育培训,培训总量50万人次,其中培训职工超过25万人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25795人,报名总人数继续列全省县级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