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向各方宾客生动地展示了神奇的安化黑茶。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黑茶之乡,除了以茶待客、茶香醉人外,这一次,还有飘扬在大街小巷的茶乡主题歌《你来得正是时候》,让人在歌声中领略茶乡的美。
那亲和、优美而又多情的旋律,听得人回味无穷。不管你是主人,还是客人,伴随着那撩人的音乐,你总会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你来得正是时候,当黑茶飘香的时候……你来得正是时候,吹亮了漫山的花朵……
循着歌声,记者找到了作者何沐阳。
当黑茶飘香的时候,茶乡人感谢这首歌来得正是时候
如果不是这首歌曲,不是这次节会,或许大多数益阳歌迷,并不知道何沐阳就是安化人,尽管这位“教父”级音乐人,已在国内大红大紫,捧红过国内多位重量级歌手。
他创作的《月亮之上》《彩云之南》《坐着火车去拉萨》等,早已唱遍了大江南北。
何沐阳1972年出生在安化梅城,在东坪长大。至今,何沐阳回到梅城、回到东坪,仍有许多儿时伙伴、旧时好友陪伴左右,喝酒、品茶、唱卡拉OK。每次回来,何沐阳总要玩个痛快。走时,将电话号码留下,来深圳,来北京,一定要打电话,何沐阳说到做到。在外,他不管多忙,只要是安化来客、益阳来客,他都会找理由推掉那些圈子里的应酬,尽地主之谊,客气地招呼家乡朋友,从不怠慢。
这一届的黑茶文化节,第一次在茶乡安化主办,组委会从一开始筹划,便有人提议创作一首黑茶文化歌曲。何沐阳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其实,安化伢子何沐阳,在创作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歌曲方面尤其有天赋。
茶乡茶歌,非何沐阳莫属。
当家乡人找到何沐阳第一次表达这一想法时,何沐阳便一口应承下来。
“家乡安化,对我而言,是一种永远的乡愁,挥之不去的情怀。”何沐阳动情地说,“不管游子游到何方,剪不断的还是乡愁。家乡是我梦的起源,丢胞衣罐子的地方啊!”
尽管感觉家乡的歌最难写,但有这次机会,也算是了却多年的心愿。何沐阳告诉记者,他早就想过要为家乡写首歌了。
当家乡的黑茶在市场上风生水起时,当安化依托黑茶享誉海内外之后,何沐阳也想到为茶乡写这首歌曲,这次黑茶文化节,对何沐阳的创作而言,其实也来得正是时候……
没有条件,不讲价钱。何沐阳甚至暂时性地推掉了手头正在准备的央视春晚歌曲和国内一届顶尖评委的活动,回到安化,还带来了他的音乐合伙人、著名歌手、夫人徐千雅。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何沐阳随几位音乐爱好者去了他儿时去过的茶山、茶厂、资水、廊桥、吊脚楼……听山歌,找民谣,寻找属于茶乡的情怀,寻找梅山文化的根源。
现为安化县政协干部的罗艳群,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她告诉记者,为了写这首歌,何沐阳让她唱了近百首安化山歌,有时唱着唱着,何沐阳脸上便会放出光彩,也会即兴哼唱起来,那是在安化的茶山上、资水边……
“想写家乡的歌,但又最难写家乡的歌。”何沐阳说。
“这话怎么讲?”记者问。
“我是怕有负家乡,写不好愧对家乡。”
近乡情怯,大抵如此。
为写这首歌,何沐阳往返家乡北京好几次。这位成功的音乐人,对各地民歌曲调已经很是敏感,且颇有心得,写《彩云之南》时,他一去云南,就是十多天,然后一气呵成,让其成为云南的省歌,让彩云之南成为宣传云南地域特色的名片。同样,写《坐着火车去拉萨》时,他来回在火车上几次,去感受高原、草原、牧民的律动,他将歌曲写得既时尚流行,又深得当地人的认可……
“家乡的歌难写,难在对家乡太了解,反而不敢贸然提笔!”何沐阳说。在古香古色的洞市老街,在江南茶市河边,当黑茶飘香的时候,安化人会用最香的茶、最美的酒、大块的腊肉招待客人。热情,好客,真诚,本份,不会花言巧语。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时时触动何沐阳的心弦。他知道,何止只是黑茶飘香时,什么时候来安化,安化人都会用热情告诉你:你来得正是时候。
安化县委宣传部一位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何沐阳应约写这首歌的时候,何沐阳曾问过家乡领导,是否是命题作文?安化方面说,不,不,你尽管凭性情和想象来写,只求亲切、好听、接地气,将来安化人爱听爱唱就要得。
如此宽松,无门槛,这让何沐阳的创作灵感奔涌澎湃。
在采风中,何沐阳看到,家乡采茶时,漫山的茶树,家家户户小楼里制出的黑茶,在月光照进来时是一幅多美的画面。故乡月色,突然有了重量,压得他心里颤抖……何沐阳想到这里,他的感觉来了。一句“晾满楼”中的“晾”字,他反复推敲了七八遍,因为黑茶制作工艺中,有一个黑茶晾晒的过程。
在编曲时,何沐阳特意设计了以竹笛起篇,因为竹笛轻灵、悠扬,会带你进入这山,这水,这茶乡……
录制中,呈现出了神韵安化的山水,歌手徐千雅犹如白衣仙女,正从云烟飘渺的远方茶园缓缓走来,一排已过花甲的茶农,手抱千两茶,微笑着迎接客人。这是《你来得正是时候》MV里的一个场景。
听着,赏心。看着,悦目。
第三届安化黑茶文化节已成过去,但这首歌曲必将成为经典,在安化,在益阳,在国内流行乐坛,让歌声告诉世人,一个不一样的安化,黑茶飘香而又热情好客、美不胜收的安化。
当你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你是否很想听听何沐阳的故事
记者与何沐阳接触,只有短短不到一小时。何沐阳忙,记者也有其它的采访任务。
高大、帅气,声音醇厚而又充满磁性,坐在记者对面的何沐阳颇具舞台歌手和成功音乐人的气质。作为名人,他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就像安化大山里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一般,认真回答记者所关心的话题。
在歌坛,何沐阳有全才之称,他不但自己作词、作曲,还时常登台献唱,唱自己写的歌。
他并非科班出身,很小的时候,他就狂热地爱上音乐,并初露音乐才华。初中一年级时,他写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是为陆游的《钗头凤》谱曲。他回忆说,其实这时候的写作,还有很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成分,但是不知不觉间,中学几年已经写下了厚厚几大本歌曲。
后来,何沐阳组过乐队,开过服装店,也帮一些歌手写歌,在音乐和生活的夹缝中徘徊。因为看到磁带上有太平洋影音公司、新时代音像公司的落款,地址在广州,于是他带着那几本厚厚的歌本来到广州。结果既找不到“太平洋”也找不到“新时代”,却有幸遇见广州中唱公司副社长。他留下了一些作品,然后回到故乡等消息,但却如泥牛入海音信全无。
喜欢音乐,但是似乎音乐并不喜欢他。自己该干点什么?何沐阳一时迷茫,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但音乐制作,重新给了何沐阳信心与机会。
1998年,发生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误炸事件,何沐阳当时就写下歌曲《永别了,贝尔格莱德的夜》,并与多名歌手举行演唱会,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后来他为华侨城、大亚湾核电站等深圳企业制作音乐专辑,为“中国力量”组合做专辑,为“青春之星”大奖赛制作主题歌,一发不可收拾。
何沐阳说,大约十几年前他就有一个想法,如果能用中国不同地域的音乐元素创作一首歌,然后成集出版,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早年他就用陕北、内蒙和云南的音乐做过尝试,后来因为生活的颠簸,这个构思未能很快实现。从《月亮之上》开始,何沐阳渐渐摸索到一种比较成熟的原生态民歌元素和现代节奏加上有城市人文色彩的歌词表达方式。一条从蒙古、大漠到新疆到青海到西藏到云南的音乐思路逐渐清晰。 何沐阳说,他从未去过这些地方,但这些音乐给他的印象如此深刻,似乎这就是中国人血脉中千年流淌的律动。如果说《月亮之上》是何沐阳实践自己音乐理想的第一次完整探索,预示着一种新民歌风格的开始的话,那么作为第二个“现代民歌”专辑《彩云之南》,则是这种思路逐步成熟的产物。由何沐阳制作、主创,徐千雅主唱的专辑《彩云之南》让何沐阳、徐千雅的“夫妻档”在歌坛开始走红。何沐阳在音乐这条道路上的苦心探索终于没有白费。
何沐阳回忆说,1997年,他来到深圳。到达深圳时正是黄昏时分,从火车站走过来,心里还是很茫然,但是广场上放的一首歌叫《有你有我》,优美的旋律让他备感温暖,深圳这个陌生的城市在那一瞬间让他感到亲切。他感觉到一种关怀,音乐的关怀,也许就是城市的关怀。深圳的万家灯火,那一刻如此美丽。这时那首《夜色阑珊》响起,晚风吹过来,多么清爽,深圳的夜色,绚丽明亮……从此,何沐阳对深圳一往情深,后来特意写了一首名为《深圳爱人》的歌,就是为这种感动作一个回应,献给深圳。
在深圳建市20周年的纪念日,深圳电台放得最多的便是这首《深圳爱人》。但是何沐阳并没有因此而在深圳一帆风顺。找工作多处碰壁之后,在熟人的介绍下,何沐阳到一家音像公司工作。条件虽然很差,但在工作中获得了很多实践经验,为他后来从事音乐制作人工作奠定了基础。其间,也参与制作了像《单行道》这样的深圳最早摇滚乐队的音乐专辑。后来,因为运作失败,公司倒闭了。不久之后,何沐阳为深圳电台《边走边听中文歌》栏目提供歌曲。此外,他还为胡晓梅的节目《夜空不寂寞》写了一首歌。每次下班回家在公交车上收听《夜空不寂寞》,听到自己写的歌,他总能获得莫大的安慰。
2003年,何沐阳迎来人生的转折,他为凤凰传奇量身定制了《月亮之上》。随着《月亮之上》在中国歌坛取得不菲的成绩,何沐阳被北京大音华典唱片公司礼聘,成为该公司的艺术总监。同时,《月亮之上》连续被内地赴港演出的几台晚会选用、被制成手机铃声放到网上供下载并在电视广告上重点推荐,唱响大街小巷。从流行程度看来,《月亮之上》可以说是当时甚至至今深圳最成功的流行音乐之一。
和很多音乐圈里的人一样,何沐阳很早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方面的才华。从小,他唯一喜欢的就是音乐,疯狂地喜欢。那时候已经可以听到台湾流行歌曲了,初中一年级时,母亲给他买了一把吉他、一台收音机。他就用收音机收听台湾的流行音乐节目,期期不落下。这个经历太重要了,他获得了最流行的音乐资讯。十几年下来,也渐渐体会到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他当年还试着“扒带”,就是根据广播记谱。他的听力和记谱能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现在的何沐阳可谓功成名就。这次安化之行结束后,回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闭门谢客,抓紧时间为央视春晚写歌,这也是他第四次为春晚写歌。之后,他还将去担当国内某届音乐大赛的评委。
采访即将结束,何沐阳请记者捎话,感谢家乡人民对他的关注。他会努力写出更多好歌、好音乐,回报歌迷。同时,也祝福益阳日报越办越好,家乡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