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 双向投资合作潜力巨大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天津、大连、青岛、烟台同为“一带一路”海上战略支点城市,“一带一路”建设也为韩日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机构中11个会员城市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合作潜力巨大。
烟台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出口占中国的二十分之一,水产品出口占中国的十分之一,烟台与机构内各城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深入交流的基础。
去年,烟台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万亿元,居中国城市第9位。烟台正在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化工等领域,这为各城市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烟台蓝色经济资源丰富,拥有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1038公里海岸线,培育了海洋渔业、海工装备、造船、石油装备、海洋生物制药、港口国际物流等海洋产业,蓝色经济合作领域前景广阔。
借助“碧海蓝天”资源,烟台致力于建设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式城市和养老服务业典范城市。同时在节能环保方面,也为各城市分享经验、技术合作提供了可能。
自由贸易 拓宽贸易合作空间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的《联合宣言》提出:“进一步努力加速三国自贸区谈判,最终缔结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自贸协定。”
烟台拥有两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一个国家保税港区,是全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中韩(烟台)产业园被纳入中韩自贸协定框架。
烟台将与各会员城市就共同探讨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新举措,积极推进彼此之间在转口贸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协作,大力拓展运输、金融、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贸易,为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做出不懈努力。
基础先行 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多年来,机构各成员城市一直在积极推动相互间的便捷交通体系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已开通运营,青岛至海阳的城际铁路也在规划中,烟台至大连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烟台至天津的环渤海高速铁路项目已列入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
面向韩日,烟台开通了16条海上航线,从烟台乘飞机到韩国仁川、釜山和日本大阪、名古屋只需要1到2个小时的航程,每周往来韩日航班47架次。烟台在成功运营烟台至大连铁路轮渡的基础上,正在大力推动中韩铁路轮渡项目,为实现中日韩三国铁路网的“大联通”而努力,争取建成欧亚铁路“大通道”。
全面合作 推动各领域密切交流
烟台已与包括韩国、日本城市在内的24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城市关系,烟台倡议各会员城市继续推进政府、民间、企业、社会组织开展更多务实合作,系牢友好交流的纽带。
烟台是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蓬莱仙阁,有“最受中国公民喜爱的20个世界海岛旅游目的地”之一的长岛,从烟台出发的“中华泰山号”邮轮已驶往韩国、日本,每年到烟台的海内外游客5400万人次。烟台还将继续加强与机构内城市在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互动交流,使各城市之间的往来越来越紧密,市民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