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市民感叹:找个好月嫂比找对象还难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5-12-08
月嫂行情看涨,订单排到明年5月,市民感叹——

找个好月嫂比找对象还难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寒冬时节,与部分行业经济疲软的现状相反,我市月嫂市场迎来了快速升温期。近日,记者走访多个月嫂中介发现,月嫂渐成香饽饽,一名好月嫂的档期更是排到了明年的5月。
    
订单排到明年5月
    在市区黄河路一家月嫂中介机构上班的何秋香是一位金牌月嫂,凭借一副好身手、一份责任心,她多次被评为我市“十佳星级月嫂”。
    “现在手里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5月了,根据护理的内容不同,工资一个月最高时可以拿到7000元。”何秋香告诉记者。
    高薪背后是艰辛的付出。何秋香一般在客户家里要呆26天,遇上小孩头疼发烧了,还得在医院昼夜陪护。“尤其是产后的一两个星期,根本休息不好,有时候两三天下来,也没睡够八个小时。”何秋香说。
    记者了解到,像何秋香这样的金牌月嫂成了部分双职工家庭的“抢手货”,其薪资待遇也是连年上涨。
    “前两年最高的也就5000元,现在最高价已经标到了8000元左右。有的是通过熟人介绍的,有的是直接打电话要求我们推送金牌月嫂的。”据泰山路一家月嫂中介机     构负责人介绍,成为月嫂必须经过一系列专业的理论培训、实践操作、结业考试等环节,而金牌月嫂则至少需要经过两年的苦心磨砺。
    
部分市民面临“一嫂难求”
    现如今,请月嫂正成为许多正处生育高峰期的“80后”父母越来越愿意接受的现实。
    海河路一家月嫂中介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店里30多名月嫂长年都是在外面上岗,有些能力强的月嫂一个人干两家的活。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城市建成区成立月嫂的规模机构有六七家,每家拥有月嫂的数量从20多名到50多名不等。“加上一些零散的私人行为,我市最多也就2000名常年上岗的月嫂。这个数字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该负责人说,她经常遇到无法给新生儿家庭安排月嫂的无奈。
    “找月嫂?网站上有很多月嫂中介,但想找个好月嫂,有时甚至比找对象还难。”市民刘女士向记者倾诉自己的遭遇:通过同事介绍,刘女士找了一个月嫂,可对方连给孩子放多少奶粉都得天天问她,这让她感到有点厌烦。“一个月5000元多的工资花出去了,还得操心。不到一个星期我就把她辞退了。”后来,刘女士通过几番打听,在我市一家专业机构找了一名星级服务月嫂,经过几天的悄然观察,她才安下心来。      全面二孩政策搅热市场
    记者调查发现,单独二孩放开已有一段时间,全面二孩政策放开落地消息也在逐渐发酵,加剧我市月嫂市场“跑步升温”。
    市区一家母婴护理中心的负责人刘富丽表示,“月嫂这个行业应该算是朝阳行业,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月嫂服务,二孩政策放开以后,相信会有更多的客户选择请月嫂。”据刘富丽介绍,几年来先后有五六百人在她的护理中心参加月嫂的专业培训,有的看到市场前景选择“另立炉灶”,有的经常是郑州、漯河来回跑,应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不少走出去的学员又回来学习专业催乳等深层护理技术,以获取更多的客户和薪资空间。
    在该护理中心,月薪5500元左右的月嫂宋海云告诉记者,“在给客户服务的时候,很多客户有催乳的需要,但我却因为没有专业知识没办法帮忙,我就决定回来学习催乳,以后能更好地服务客户,薪资待遇也有望更高。”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