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久病床前有孝媳

来源: 昆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5-12-30

事迹提要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为了照顾卧床多年的婆婆,巴城黄泥山村的梁小琴身兼数职,她既当“厨师”“营养师”,又做“家庭医生”,在丈夫常年因公出差的情况下,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瘫痪卧床婆婆拜庆兰的重担。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也尽己所能地照料奶奶。

12月25日,记者见到梁小琴时,她刚刚做完钟点工回到家。一年多前,为了照顾病情日益加重的婆婆,梁小琴毅然辞去工作,全职护理婆婆。去年8月,婆婆不幸去世。梁小琴一提到老人家还是忍不住流出眼泪:“照顾了她24年,回忆起相处的点点滴滴就特别伤心。”

1990年,20岁的正仪姑娘梁小琴嫁给了黄泥山村小伙沈杰。由于当时沈杰的母亲已经瘫痪在床二十多年,这桩婚事起初并不被梁家的亲朋好友看好。“当时我父母很宠我,我买汏烧一样不会。”梁小琴直率地说,尽管如此,她还是顶住了家人的压力。婚后,梁小琴边干边学,不仅家务方面很快上手,还主动承担起照顾瘫痪婆婆的重任。瘫痪的病人最怕褥疮,当初,梁小琴的婆婆还能不时下床坐坐,梁小琴找来棉、麻等天然织物材料,特别为婆婆编织了透气的坐垫罩住凳子。

梁小琴还为婆婆勤换洗。婆婆身高一米六几,体重却有一百多斤,块头比她还大,洗澡并不轻松,而且婆婆怕滑不喜欢浴缸只认木桶,梁小琴每次都是抱着婆婆进木桶,每次下来,长时间弯着腰的她累得腰酸背痛。此外,她还一天为婆婆换洗内衣裤四五次,不时为婆婆擦拭痱子粉保持身体干爽。奇迹的是,拜庆兰卧床40多年,直到去世都没生过褥疮,而拜庆兰居住的房间也没有一点异味。

因为长期卧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都缠上了拜庆兰。近20年来,梁小琴仔细记下婆婆需要的药品名称和服用剂量,每月为婆婆买药,也为婆婆置办了血糖仪等设备。她还到处查阅养生资料,为婆婆四处采买不同品种的粗粮,煮出一锅锅养生饭。此外,她骑电动车赶十几里路买适合婆婆食用的零食,方便饿了随时垫肚子。曾经与拜庆兰同病房的病人家属回忆,梁小琴除了上厕所和吃饭,都不会离开婆婆的床边。到了晚上,梁小琴就在医院的小躺椅上睡觉,守着婆婆不敢到处走动,一听到婆婆痛苦的叫唤就立即醒来。

梁小琴的言传身教,也让女儿沈丽萍从小就学会了操持家务和照顾奶奶。丈夫沈杰回忆,女儿刚学会走路,就开始学着帮家里人捡拾毛豆,帮奶奶拿水杯。去年5月,拜庆兰突发脑溢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沈丽萍大学毕业回到家,一边找工作,一边帮着梁小琴照顾奶奶。梁小琴为婆婆喂饭时,母女俩合力把拜庆兰拉起,女儿就会坐在她的后面,用手和肩支撑着,充当“靠垫”,梁小琴在前面用小勺子喂婆婆喝汤吃饭。最辛苦的是晚上,没有辅助药物,拜庆兰很难入眠,每隔20分钟就要醒一次,并且每次都伴随着痛苦的哀叫,不忍看着母亲每天那么辛苦,沈丽萍主动要求替母亲守夜照顾奶奶。

孝顺,是久病床前的真情呵护,也是代代相传的“传家宝”。在梁小琴和女儿的悉心照料下,拜庆兰在温情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日子,她们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