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一张被简称为“证明你妈是你妈”的证明,引发公众对种种“奇葩证明”的“吐槽”。2015年11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要求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
2015年,一张被简称为“证明你妈是你妈”的证明,引发公众对种种“奇葩证明”的“吐槽”。2015年11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要求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
两个月过去了,国家部委到底出台了哪些清理措施?各地执行的效果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了解。
梳理清单简化流程公安部民政部等已出手
记者梳理发现,公安部、民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均已出台多项措施治理“奇葩证明”。这些措施主要分为三类:
梳理证明清单
公安部向社会公布了派出所能够出具的两大类证明,并明确指出亲属关系证明等18项证明应由哪些部门出具或者不应向个人出具,同时进一步简化了有关公民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申请材料的规定要求。民政部也下发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后除办理涉台和哈萨克斯坦等9国的公证事项外,民政部门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
简化办事流程
外交部依托中国领事服务网公布办证须知,明确要求各驻外使领馆一律取消超出规定范围的材料。同时将“健在证明”更名为“在境外居住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审核表”,申办该表时仅需提供本人有效护照、居留证即可。公安部于2016年初再次推出了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的28项措施。中国保监会则发布《保险小额理赔服务指引(试行)》,简化小额车险和医疗保险理赔的表单凭证,包括2000元以下的维修发票、气象证明、减免意外事故证明等。
提升信息化水平
公安部简化了有关公民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申请材料的规定要求,公民申办因私出入境证件不再需要提交户口簿。同时大力推进网上预约服务。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地税务机关要逐步实现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
有的部门虽然还未推出具体措施,但明确表示将针对问题出台政策。
有地方51种证明减到9种有地方干脆不干事了
今年年初,长春市民王先生95岁的父亲突然去世。在处理老人留下的银行存款和房产时,王先生感慨道:“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证明‘我是我’,不用再到派出所去开公民姓名证明、同一人身份认定等多种证明,只需去公证处公证一下即可,方便了很多。”
令王先生感到便捷的改变,缘于吉林省公安厅、教育厅、民政厅、司法厅等11个部门于2015年11月份联合下发文件,将需要派出所出具的证明由51种减少到9种。此举在减轻群众负担的同时,各地派出所出具证明数量也大幅减少。初步测算,“简政”后,吉林省每年需要办理的证明数量将由20余万份下降到3万份。
清理“奇葩证明”的成效不仅仅在吉林一地。随着各部门开具证明的“新规”落地,许多地方民政、社区居委会等机构面对的各种“证明”压力都有了明显下降。
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街彭刘杨路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居民到社区办理各类证明的数量明显减少。“像亲属关系证明、无房产证明等21项以往常见的证明都被取消了,更别提上环、引产等‘奇葩证明’了。”
不过,记者也听到一些群众反映:“有些事过去需要跑腿费劲儿,但现在干脆办不了。”虽然公安、民政部门明确了哪些证明不再给开,但一些保险公司、银行、公证部门等机构在办事时依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专家表示,部门清理证明的措施真正落到每一个办事环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外,一些类似“无犯罪记录”的证明虽然相关部门不再出具,但特定行业和办理事项依法仍然需要提供,这就有赖于相关部门及时加强沟通,将这些证明改为“公对公”办理。
“现在的问题是,一部分政府部门的职能仍然不清晰,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仍缺乏有效协调。”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
简政放权是关键证明应划分风险分担
要在2016年告别“奇葩证明”,必须着手根除“奇葩证明”生存的“土壤”。
“过去一年国务院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清理一大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说明这些事项本身就不是必要的,给公众带来了太多麻烦。”马怀德说,“所以说简政放权很关键,行政机关取消、下放审批许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各种无谓和不合理的证明事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安认为,行政机关把所有的证明负担都推给当事人,不仅是工作作风上的问题,也来自于风险分担机制的缺乏。他建议,首先要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各类证明事项的范围,而不是由部门自己来规定办事需要哪些证明,从而有效降低当事人的负担。同时要对这些事实依据证明的风险分担作出制度设计,通过让当事人承担提供虚假依据的责任,促进行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据新华社“新华视点”)
相关链接 俩月来济南也现奇葩证明
家住济南市经五小纬六的秦老太已是75岁高龄,2015年11月底,她被一纸奇葩证明搞得身心俱疲:“我老伴去世了,我想让儿子继承房产,但根据规定需要提供我公婆的死亡证明。他们上世纪60年代已在国外去世,如今我们去哪里开这份证明呢?”经本报报道后,老人与相关部门共同商讨出了开具其公婆“死亡证明”的方案。
2015年12月,济南市历城区69岁的卢先生反映,他要继承父亲的房产时需要用到爷爷的死亡证明,但是他的爷爷已经去世103年了,上哪儿开死亡证明?
同在12月,70岁的济南市民康大爷想把户口落在居住在同一小区的儿子家中,却被派出所要求证明“儿子是儿子”,让康大爷十分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