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徐翠兰:照料瘫痪丈夫15年谱写爱的赞歌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3-16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然而在东至县张溪镇土桥村,一位普通的农妇徐翠兰,却以实际行动对这句话进行了有力地驳斥,以一份对瘫痪丈夫15年默默守护不离不弃的情,谱写着一曲爱的赞歌。

  徐翠兰今年44岁,她的家庭原本十分幸福,虽不富裕,但一家人知足常乐。不料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的一天,丈夫胡中节在工厂上班期间不幸从屋顶坠落,经过治疗后还是半身瘫痪。家中的顶梁柱无法站起来,对于29岁的徐翠兰而言,感觉生活瞬间陷入黑暗之中,可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年仅六岁的儿子和年迈的公婆,她坚定地对自己说,就算天塌下来,也不能垮下,她要扛起这个家,好好把生活打理下去。她紧紧拉着丈夫的手宽慰道:“这辈子嫁给你了,就永远和你在一起,不要怕,这个家有我一天,就不会散!”

  一句简单的承诺,背后是徐翠兰15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凌晨3点,当很多人都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时,丈夫在她的帮助下从床上起来,坐到轮椅上来到案板前,开始帮忙和面、揉粉、包馅到最后蒸好出锅,她则要带上200个包子,天亮之前赶到5里之外的土桥小学去卖。这样的日子重复了15年,只要学校不放假,无论刮风下雨,徐翠兰都会准时来到小学门口。“去迟了,等学生走了就卖不掉”。200个包子,5毛钱一个,全部卖掉,除去成本所剩无几,然而正是这微薄的利润,是全家人的生活来源。卖完早点是8点左右,她片刻不敢耽搁往家赶。伺候丈夫洗漱、烧饭、整理家务后,又带上农具去田地里干活。“从早到晚,一刻不得闲,说不累是假,但是只要能让丈夫少受点罪,自己苦点也无怨无悔。”她说,一切为家庭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懂事的儿子参加工作后,也帮着母亲照料父亲,每月给家里寄生活费。她悉心照顾丈夫的事迹常常被周围的人称赞,她的心像一缕灿烂的阳光,不仅温暖着丈夫和孩子,也感染着身边的许多人。2015年12月份,徐翠兰获评“池州好人”;2016年,她的家庭被评为池州“最美家庭”。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