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考古发现 入围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

来源: 东楚晚报 发布时间:2016-03-18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考古发现 入围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考古现场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考古发现 入围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航拍图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考古发现 入围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考古现场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万经煌 通讯员 闵峻 文/摄)  
  3月14日,东楚晚报记者从大冶市文物局获悉,经过初评后,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考古发现已经顺利入围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正式拿到了竞争2015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的“入场券”。
  此次评选,全国共有25个考古项目入围,其中包括江西省著名的海昏侯墓考古发现项目,最终的评选结果将于4月份正式揭晓。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拿出了哪些重大考古成就,与这些全国项目“一争高下”?东楚晚报记者先后采访了大冶市文物局和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队负责人,为您揭示这遗址考古发现背后的成就和故事。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中
  发现古墓(群)为国内首次
  
  让时间的指针回到2年前。
  2014年11月19日,像往常一样,趁着好天气,考古人员在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考古现场进行发掘工作。突然,他们看到土的颜色有些不一样,经验告诉他们,这块地面的地底下,不一般。
  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发掘,一个惊人的发现展现在众人面前。“古墓!这里发现了古墓!”考古人员兴奋地喊道。当天,第一座古墓被发现。
  “这是古铜矿遗址首次发现古墓。”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队队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树祥,当时正在北京开会,听到这一消息,他兴奋异常,马不停蹄赶回了大冶铜绿山考古现场。
  中国目前已经发掘有大冶铜绿山、安徽铜陵、江西铜岭等古铜矿遗址,但是,他们中都没有发现古墓。这次发现古墓,不但是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41年来首次发现古墓,还填补了中国各地古铜矿遗址没有发现古墓的空白。
  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随后,数十座古墓被陆续发掘出来,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古墓群。
  目前,遗址拿出了一连串令人振奋的考古成绩:共发现墓葬135座(实际清理发掘132座)。其中,西周晚期墓葬3座、春秋时期墓葬118座、近代墓葬11座,共出土两周时期铜、陶、玉、铜铁矿石等文物170余件(套)。
  “这是中国矿冶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古代矿冶生产者的墓地,填补了大冶考古史中的空白。”陈树祥向东楚晚报记者介绍,墓葬区与之前铜绿山发现的采矿和冶炼遗址一起,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代矿业生产体系。墓地文化属性与时代特征之明确、墓葬保存之完整、出土文物的矿冶生产特性之显著,均为中国矿冶考古的第一次。
  古墓群背后告诉我们,在距今2500—2600年前,先人们就在这里辛勤劳作,日复一日地采矿、洗矿、冶炼,乃至在这里安葬。古墓群的发现,让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形成了采矿、洗矿、冶炼、安葬等一条完整记录矿冶之路的链条,对中国冶炼史意义非凡。
  
  上百座古墓扎堆
  为古代矿冶管理者、生产者的“公墓”
  
  古墓群背后,隐藏着一连串的历史故事。透过一个个实物细节,我们找到了更多的历史答案。
  1973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发现,它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铜矿遗址。1982年,遗址进入“国家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里发现了很多东西,有井架、巷道、采矿的工具铜斧等,一件件宝贝先后出土。
  但是,还有一个谜底没有揭开,铜绿山怎么没有发现一具古代官员或工人的遗骸。也就是说,遗址只见“物”不见“人”,他们是什么人在管理和采矿、冶炼呢?
  在这成片的古墓里,埋葬的墓主身份是哪些人呢?考古人员初步分析认为:这些墓葬群里,既有矿上的“矿长”,也有中层管理者,还有生产技术工人。
  在这片古墓中,考古人员发掘出一个“豪华”墓葬,里面发现了2块玉玦、1块玉环,4个用青铜打造的铜抓钉。
  考古人员分析,一般普通采炼工人,不可能随葬有玉器等贵重物品。从墓中的随葬品看,这个墓主人身份显贵,极有可能是冶炼场中的矿长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古墓群中出土一柄青铜剑,剑刃锋利。”陈树祥向东楚晚报记者介绍,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武器,包括戈、青铜剑等,其中一把青铜剑长约30厘米,造型短小精悍,他们可能是当时保卫矿场的卫士们所用的兵器。
  有些墓葬,出土的物品更具“行业”特色:在其中两座墓葬的边龛中,发现了排列的铁矿石;有的墓中,陪葬有光泽鲜艳的孔雀石。
  在一些古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出土文物。
  考古人员发掘出一个直径约10厘米、高10厘米的青铜鼎,细心的他们有了意外发现,这个鼎的鼎壁外竟然有烟熏的痕迹,很可能是当时的矿工们,就是用它来煮饭菜的。
  在墓葬里,考古人员还发掘出一把铜削刀,出土的铜削刀外观小巧,制作精致,呈小型弯月状,样子像古代的刀币。“这别致的小刀到底是干嘛的呢?”考古人员想来想去,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这铜削刀应该是制作竹简的“工具刀”,或许这里铜矿的开采、选矿、冶炼等生产流程都有详细的产量记录,从而需要竹简等书写材料。
  这上百座古墓,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令人震惊的古墓群,考古专家们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这片墓葬群应该是冶炼场中的管理者和技术工人集中安葬的一块公共墓地。
  
  铜绿山在先秦时期
  或被楚国控制
  
  在讲述先秦时期历史故事的电影电视剧中,一件件精美大气的青铜器,总吸引着现代人的眼球。的确,铜在先秦是重要战略物资,祭祀、战争都离不开它,谁掌握了铜矿的采冶权,谁就有了建立强大势力的基础。铜绿山是迄今世界矿冶遗址中开采规模最大、采冶时间最长、冶炼水平最高的古矿冶遗址,它盛产铜矿、铜料无疑。
  在春秋时期,这处战略要地的主人是谁?从古墓群里出土的一些器物和墓葬习俗中,专家们找到了一些有力的“证据”。
  长期从事楚文化研究的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万全文称,依据所见遗址、文物、史料等综合分析,学界目前普遍认为,在春秋中期,铜绿山已被楚国控制,为其成就春秋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批春秋中期古墓群,首次出土大量具有楚文化特点的文物,是对学界这一观点的有力印证。”
  考古队队长陈树祥称,这批墓葬以春秋中期为主,随葬品有陶、铜、玉器等,陶器组合多样,吴越风格和楚文化特征共存,其中具有浓厚楚文化特点的文物在铜绿山首次被发现。陈树祥据此判断,铜绿山古铜矿当时已为楚人掌控,但采冶工匠主要为当地吴越人群。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曾对铜绿山四方塘春秋墓葬出土铜器采样,进行铅同位素比值测定分析,并与同一批墓葬随葬孔雀石进行比对,检测认为这些青铜器的铜料多数来源于铜绿山。
  “采矿、冶炼的青铜工具频繁使用会有损坏,推测应该会就近回炉重新铸造,才能不耽误生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陈树祥向东楚晚报记者介绍,此前在铜绿山东南15公里的阳新大路铺商代中晚期遗址出土有残陶范2块;在铜绿山北边8公里的西周蟹子地遗址,出土有陶范、石范各一块,及粗铜块、铅锡合金丝等。“古代绝大多数青铜铸造都会用到范,即模子。”因此,他推测铜绿山附近存在一定规模的铸造。
  陈树祥称,近几年在同地段发现了选矿场、洗矿尾矿堆积场、冶铜场、35枚古代矿工脚印等,加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掘有5处采矿遗址,形成一个同时代较为完整的铜矿采冶产业链,今后考古人员将进一步寻找铜器铸造作坊,使选矿、洗矿、冶炼、铸造的古矿业产业链更加完善。
  “炉渣含铜量平均仅0.49%!”201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手北京高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出土的铜炉渣进行成份检测。最新披露的检测结论表明,距今2600多年的春秋时期,铜绿山地区青铜冶炼技术已接近现代水平。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延祥认为,通过与希腊青铜时代、阿曼青铜时代、美国亚利桑那近代氧化矿石炼铜渣含铜量进行对比,发现铜绿山的数据最小。这说明当时铜绿山地区青铜冶炼技术,已处于古代世界领先水平。
  
  古墓群将纳入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新馆建设中
  
  201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大冶市文物局等有关单位组建“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队”,入驻铜绿山区域,先后发现和获准发掘了岩阴山脚遗址、四方塘遗址及其墓葬区,取得一系列沉甸甸的考古收获。
  2012年在岩阴山脚遗址发掘出春秋时期洗矿尾矿堆积场、选矿场各1处、矿工脚印35枚;此后,在四方塘遗址先后发掘出2处冶铜场等遗迹,出土了大批矿冶遗物。洗矿尾矿堆积场、矿工脚印、古墓群均为铜绿山矿冶遗址考古中的首次发现。而这些遗迹均已进行了现场保护,并被规划为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景点。
  “古墓群将被重点展示,成为一条完整的旅游链。”据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向东楚晚报记者介绍,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新馆的设计方案已经正式出炉,新馆总投资1.2亿元,将依山而建,分成6个分馆,每一个分馆设计成不同主题,初步设计为采矿展示馆、冶炼展示馆等,预计2年内建成。新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8850平方米。
  按照设想,他们将把古墓群、出土的文物纳入新馆的规划建设中,在保护的前提下,打造成一个新的展示景点。届时,新馆将形成集采矿、洗矿、冶炼、墓葬等一条完整记录矿冶之路的链条,让游客感受矿冶文化的魅力。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为国内首次发现的古代矿冶者的古墓群,考古意义重大。”大冶市文物局局长余锦芳认为,此次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考古发现入围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她认为遗址跻身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希望很大。
  余锦芳向东楚晚报记者表示,遗址的一系列考古先发现,为推进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新馆展示设计及“申遗”工作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实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铜都大冶的名气。
  
  
  链接: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3月11日揭晓。根据投票结果,排名前25项入围2015年度终评。
  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浙江、湖北各有3项入围终评,陕西、河南各有2项。湖北入围的3个项目为: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黄陂盘龙城遗址、荆州刘家台墓地与夏家台墓地。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以时代早晚为序):
  1.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
  2.安徽东至华龙洞旧石器遗址
  3.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
  4.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5.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6.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7.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
  8.山东定陶十里铺北遗址
  9.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10.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11.新疆和硕红山墓群
  12.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13.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14.浙江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考古调查与勘探
  15.河南伊川徐阳春秋墓地
  16.湖北荆州刘家台墓地与夏家台墓地
  17.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18.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
  19.内蒙古多伦小王力沟辽墓
  20.黑龙江阿城金上京皇城西建筑址
  21.吉林安图宝马城址
  22.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城址
  23.广西桂林靖江王陵
  24.贵州遵义团溪明代播州土司杨辉墓
  25.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