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数据产业托起智慧新城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要想富,先有“数”。大数据产业被认为是一个对未来影响至深的产业。近年来,我市敏锐把握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和后劲,将大数据产业列入全市产业创新“十大工程”,重要资源和要素向大数据产业发展倾斜,浓烈的发展氛围吸引了众多大数据企业云集于此,积极打造大数据产业创新平台,“云端”新盐城初露端倪。
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全国首个智慧“微城市”试点、中韩自贸协定——中韩盐城产业园区主体区、江苏唯一部省市合作共建的大数据产业园,一个个金字品牌先后选择这里;华为、微软、东方国信、华夏脉络,26家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纷纷汇聚此处,这里就是盐城市城南新区——一座现代化数据新城。
重任在肩自当奋勇前行。面对薄弱的产业基础,城南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智慧化、智慧产业化”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果断开启了以产业发展为主题的“二次创业”。几年来,该区“白手起家、从零起步、无中生有”,着力新经济、主攻大数据、推动快转型,逐步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目前,该区已落户大数据项目123个,总投资145亿元,2015年全区实现大数据产业产值达20亿元,初步形成“西有贵阳,东有盐城”的大数据发展格局。
项目为王 起步基础更加坚实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各地纷纷加大推广力度,大数据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这对城南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城南新区党工委书记周键云说,“所以,我们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一切围绕项目,一切服务项目,力争五年内,培育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500家,实现大数据产业产值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打造一个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转型发展升级版。”
项目支撑,载体先行。该区深入实施“十大载体”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项目集聚的“强磁场”。以大数据产业核心技术为基础,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大数据产业园,园区空间布局为“一核三园”,一核即核心区,三园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园、智能装备制造园和数字生态应用园,重点围绕互联网+产业生态,涵盖了大数据产业链涉及的硬件基础支撑、软件技术开发、大数据应用、大数据衍生产业、大数据交易等五个层面。2015年,园区建成和在建各类平台载体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大数据产业园创新大厦、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博通智造园等一批新建载体相继投入使用,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承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