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地方 >

白云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扫描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4-21

  近日,白云区牛场乡大山村成立电商农业物资公司,村民们搭上“电商快车”,购买农资更方便了。

  大山村的这家电商企业,是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成立的。去年3月,白云区精准选派78名驻村干部及第一书记奔赴15个重点村,以“严”和“实”的标准扎根群众,上下联动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以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为导向,合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为沙文镇吊堡村争取资金80万元,解决吃水和入组道路硬化问题;帮沙文镇范家院村争取资金100万元,改造8.5公里道路;为艳山红镇尖坡村、牛场乡落刀村引进资源,免费为两地400余名师生做内外科及肝肾功能全套体检,免除费用10万元……一年来,全区驻村干部共协调帮扶项目89个,协调解决帮扶资金1381余万元,解决困难问题706个,化解矛盾纠纷704个,办理实事好事近1600件。

  夯实堡垒 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

  都拉乡小河村过去由于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曾是个矛盾纠纷集中、群众意见大的问题村。去年3月,驻村工作组进驻之后,直面群众意见建议,帮助村支两委找病因,从村支两委班子自身入手建制度、定规矩,在全村扎实推行“四议两公开”和“六步决策法”,进一步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走访群众910余人次,帮助处理项目矛盾纠纷30余起。

  去年,针对白云区6个村党组织被列为市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各驻村工作组从问题切入,积极帮助抓好驻点村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积极开展整治工作。驻村干部着力抓制度建设,完善学习和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制度,调整分工、明确职责,提高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同时,各驻村工作组发挥派出单位“娘家人”资源优势,采取结对帮扶,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晋级。

  强化保障 让驻村干部真驻真干

  “自来水管牵到了家门口,不用再去挑水吃了。”沙文镇吊堡村五组的李莲英老人说,吊堡村五、六村民组断水大半年了,村民日常用水十分困难,多亏驻村干部帮忙解决。“两个多月时间,他们跑前跑后,经常大晚上还在忙,还真把自来水给‘跑’来了。”李莲英说。

  驻村干部驻得下、干得好,能办实事、办好事,与白云区强化驻村保障工作密不可分。选派之初,白云区就紧扣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等原则,精准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基层,并分层分级对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发展、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健全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加强选派队伍督查反馈,推进驻村干部真驻真干真帮扶。同时,从政治、经济和工作待遇方面进一步强化驻村工作保障,让驻村干部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

  着力“脱壳” 发展村集体经济

  近日,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牛场乡大山村成立了电商农业物资公司,村民购买农用物资不用再跑城区,在家门口就能买了。大山村搭上“电商快车”,不仅方便了群众,也增加了村集体收益。工作中,大山村驻村工作组还结合该村区位优势,依托贵阳首届农业嘉年华项目,向省市争取100余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如今,大山村条条通组路都亮起了路灯,路边的樱花树竞相绽放,美了村子、富了村民。

  去年以来,白云区各驻村干部到位后,坚持扑下身子搞调研,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积极帮助驻点村找项目、引资金、培养人才。各驻村工作组根据驻点村实际情况,探索“支部+村集体公司+村民”等模式,找准产业方向,或发展物流仓储、或搭乘“电商快车”,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抓好项目推动,通过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一事一议项目等,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升级。

    地方

    【人大代表手记】 任正晓:敢于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