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通讯员 施卫碧)近来,峨山县在全县75个村委会(社区)所辖的566个村(居)民小组开展“常回乡大走亲”活动,进一步了解乡情民意,宣讲政策法规和党章党规,弘扬传统美德,帮扶乡亲致富,化解矛盾纠纷,助推家乡发展,跨越“最后一公里”,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
三千干部大走亲接地气
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3000余名县、乡两级干部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在全县各村(居)民小组积极开展走亲活动。制定了量化走亲任务、办实事做好事、开办回乡讲坛、定期分析情况、报告走亲成果五个规定动作,严格考核奖惩,强化跟踪督查,实行工作进展情况月通报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回乡走亲工作专项资金,扶持村组壮大产业,对走亲工作成绩较好的工作总队、工作队、工作组和走亲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并把回乡走亲活动情况列为干部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真心服务群众零距离
“常回乡大走亲”活动变被动下乡为主动回乡,对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活动开展以来,91个县级部门、8个乡镇(街道)的3000余名干部职工结亲6470户,驻村3788天,走访农户12427户,撰写心得体会1122篇、调研报告185篇,群众对干部的意见由5000余条减少到2383条。化解矛盾纠纷,密切了干群关系,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服务群众中得到了提高。
廉政宣传教育给力群众点赞
“别人讲的党课我们不一定听得懂,但是加喜兄弟用家乡话给我们讲的廉政党课,我们都能听懂。”甸中镇甸尾村的村民施龙友说。走亲工作开展以来,心系家乡发展、情系乡亲致富的走亲干部俨然成了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成了廉政“宣讲员”,群众利益“监督员”、“维护者”,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和政策法规直通群众,责任压力传导到底,架起了反腐倡廉的“连心桥”。截至目前,走亲工作队共协调项目222个、资金635.49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家乡发展。无论是密切干群关系,还是解决“四风”问题、提升干部能力、打虎拍蝇倡廉政、抓早抓小,扬优良家风祖训抵御贪腐等方面均取到了积极的作用。 让广大干部转了作风、接了地气、长了本领、树了形象。让干部返本还源,放下架子听民声、扑下身子办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心坎上。让群众工作更贴近实际,更接地气,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群众高兴地说:有了县上工作的“亲戚”,各项惠农政策就能原原本的落到自己身上,解决困难也更加方便多了。走亲工作队就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