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新要求,中国工商银行坚持问题导向,对标《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有关条款,围绕问题线索的录入、查询、分析功能,对纪检监察管理系统进行了8方面的优化升级。升级后,纪检监察管理系统实现了在全行36家一级及直属分行联网运行,问题线索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主要有以下特点:
突出问题线索统一管理,实现标准化处理。根据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问题线索的内涵和外延,要求除了信访举报之外,纪律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巡视中发现的、审计中发现的、公检法等机关移送的问题线索都必须录入系统。通过双人管理、层层审批、信息删除硬控制等方法,有效防止一个人说了算,防止私存、私自处置问题线索。
强化全程留痕,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一封群众来信举报为例,收到后就会对信件内容进行扫描,并录入系统进行电子化存储。这件问题线索在系统中“挂号”之后,从受理到研究提出具体处置方式,到批转过程,再到最后的处理处分结果,都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到流转轨迹、实时动态以及经办和审批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监督执纪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以此实现全程留痕管理。痕迹匹配的是责任,通过步步留痕倒逼事事尽责。
优化统计分析,推动智能化数据建设。以信息管理手段创新为引领,实现了信息数据由简单传递和粗加工向深度挖掘和综合分析的转变,在干部监督管理、业务风险防范中发挥了重要的参考决策作用。比如,一键查询功能可以有效监测到被反映人职级、被反映单位、问题性质等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特点和规律,做深做细综合分析,使数据“发出声音”。再如,通过系统还能有效对一级分行问题线索管理、纪律审查工作质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作为考评依据。借助考核“指挥棒”作用,着力解决执纪监督“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各级行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纪律建设的治本作用。(中国工商银行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