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没有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净化修复政治生态;有的第一责任人履责还不到位。”
这是近日天津市委召开的净化政治生态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问题。
9月5日至8日,按照天津市委统一安排部署,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督查室组成五个专项督查组,分别赴31个地区和单位,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和市委《关于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的工作意见》开展专项督查。各督查组坚持严字当头、聚焦重点、直指问题,通过听取党委工作汇报、调阅资料、现场问答、随机测试等方式了解情况,并随机延伸至39个基层单位,印证贯彻落实情况和工作效果。
督查发现,各级党组织及主要负责同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净化政治生态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组织领导的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明显成效。但也有少数单位不同程度存在重视不够、工作不实、效果不好的问题,对本单位政治生态状况分析不透,对“树木”“森林”情况摸得不清、掌握不准,没有切实把自己摆进去。
市委召开的净化政治生态工作座谈会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一五一十、点名道姓地予以通报。“净化政治生态的主体是各级党委。一把手是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政治生态的源头,要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坚持党性原则,不建‘圈子’、不进‘圈子’,横刀立马、敢抓敢管,破旧俗、立新规,铲山头、拆码头,坚决把净化政治生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座谈会上严肃指出。
天津市纪委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座谈会上通报的问题,列出清单,逐个督办,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同时,强化责任追究,对肃清黄兴国恶劣影响、净化政治生态工作重视不够、执行不力、效果不好,打折扣、搞变通的,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对组织领导不力、掩盖问题、应付整改的,严肃问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坚决打好净化政治生态主动仗。(天津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