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玉龙喀什镇副主任科员乃比江·麦合木提通过打招呼,为自己和3名不符合条件的亲属申请农村低保,违规领取低保金1.96万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尼勒克县科蒙乡于许托别村原党支部书记马明兴违规将本应发放贫困户的扶贫鸡发放给一般户,并按每户0.78万元的标准收取饲料款,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7年岁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网站通报的十起损害群众利益典型问题再一次引发关注热,这只是区纪委大动作整治“微腐败”的一个缩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紧盯矛盾突出、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和领域,重拳整治“微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
上下联动 析“微”察异
从开展隐形变异“四风”、机关干部不作为、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的三项治理,到干部作风“十大整治”,自治区纪委重锤敲响鼓,对准焦距、瞄准目标,关注“微权力”,聚焦“微腐败”,把乡镇(街道)、村(社区)主要领导干部以及管钱、管物、管事等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作为关注的重点对象;把是否存在违反政治纪律、执法不公以及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雁过拔毛、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与民争利、优亲厚友等问题作为查处的主要内容。
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上下联动,紧紧盯住问题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坚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通报曝光等方式,形成强大震慑。2017年,全区通过各类媒体共通报曝光680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
2017年6月,新疆和田县木奎拉乡喀萨买里村给农民退赔安居富民建房补助款。
各地州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微腐败”产生的环境和土壤,从及时发现问题入手,为“微腐败”的查处打下坚实基础。哈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优化来信、来访、网站、电话举报平台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与扶贫、信访、审计、财政、农业、林业、畜牧、国土等主责部门和司法机关的沟通协作,督促主责部门沉下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增加专项监督检查的频次,扩大覆盖面,深挖损害群众利益及不正之风和“蝇贪”“微腐败”问题线索。墨玉县纪委紧盯扶贫领域“微腐败”,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协同扶贫、审计等部门组成5个巡察组,重点对乡(镇)村两级执行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扶贫资金及项目分配中存在的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专项巡察。
严督实导 穷幽极“微”
“督导组干部到我们家,不仅向我们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还向我们了解村干部损害群众利益、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利等违纪问题线索。”乌什县村民亚生·铁力瓦力地为督导组干部主动上门的做法点赞。
据了解,“一竿子插到底”是2017年自治区纪委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一大特色。2017年3月12日,自治区纪委在喀什地区开展群众工作督导,督导检查由自治区纪委副书记、常委带队,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让当地干部陪同,直奔田间地头、直入农户小院,主动收集了解“蝇贪”和“微腐败”的第一手问题线索,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对“存量”问题大排查、大起底,指导各级党委、纪委和有关部门切实纠治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顽疾,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为巩固和扩大群众工作督导战果,自治区纪委将群众工作督导向全疆推开,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
自治区纪委结合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开展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困难诉求。
督导组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最远一家人”,打通“最后一公里”。叶城县西合休乡9个山区村距离县城300多公里,因不通公路,通往村子的羊肠小道最窄处仅半米宽,督导组以骑马、乘摩托车甚至徒步的方式,历时7个多小时到达。“真没想到,这么恶劣的天气,这么难行的道路,你们还上来了解情况……”巴什却普村老党员艾买提·塔瓦握着督导组干部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2017年,自治区群众工作督导组排查走访96个县市区、1174个乡镇街道、11764个村社区,走访群众103331户231928人。向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56596件,已办结54627件;立案审查9556件,处分7740人,组织处理15379人,移送司法机关299人。
“群众反映干部作风问题最多,必须严肃正风肃纪,向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损害群众利益等顽疾开刀,从具体问题改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切实以问题整改的成效赢得民心。”自治区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铁面问责 无“微”不至
“要紧紧盯住‘损、脱、微’问题,着力发现和查处侵吞挪用、克扣强占惠民资金尤其是扶贫资金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作为、乱作为、妄作为、胡作为等脱离群众问题,以及‘雁过拔毛’‘村霸’等微腐败问题,严肃查处、严惩不贷,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自治区纪委负责同志在自治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推进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2017年,自治区纪委集中向19个深度贫困县移交问题线索351个,316名责任人受到处理,重点督办涉及13个地州市31个县市的55件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约谈县市区领导1038人次、乡镇领导3132人次。
喀什市伯什克热木乡伯什托克拉克村村委会,在1300余名村民注目下,喀什市纪委在该村周一升国旗仪式结束后,对2名原村干部的“微腐败”违纪行为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喀什市伯什克热木乡19村原党支部书记吐尔洪·索皮、原村党支部委员居麦·司马义利用职务之便,私扣农民棉花补贴8100元、村民小组长工资10349元,私自留存其他钱款5164元,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两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现场向84名群众退还被村干部克扣的惠农补贴钱款。
虚报冒领被问责,截留挪用被问责,优亲厚友被问责,“吃拿卡要”被问责……检索新疆各级纪委网站,问责信息不时跃入眼帘。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进行集中整治,严查重处、狠拍“蝇贪”、精啄“蛀虫”,还利于民,厚植了党在新疆的执政基础。
2017年,全区查处扶贫领域问题2817件、处理2909人,处分1772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83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 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