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市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南京市纪委监委派驻人防部门的纪检监察组,对人防项目立项审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收缴、人防工程设计审图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环节,开展廉政风险督导。排查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存在长期拖欠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问题。对此,该派驻纪检监察组制定问题清单,责成责任主体逐一对账销号,目前已督促市人防办追回欠缴费用1600多万元。
这是南京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精准监督的一个缩影。
练就慧眼 抓实政治监督
今年5月,经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提请,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分别对下属的栖霞分局、六合分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此前,因栖霞分局办理“土地以大带小协议出让”审批环节多,六合分局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不及时,被作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不力典型案例予以通报。
“派驻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保持政治定力,练就政治慧眼,善于从政治上发现问题、辨析问题,才能抓实政治监督,切实扛起‘两个维护’根本政治责任。”南京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如何实打实开展政治监督?南京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围绕落实巡视巡察整改要求、打好“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加强监督检查,督促驻在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在行动上,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推动中央及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紧紧扭住主体责任“牛鼻子”,靶向监督党的领导弱化、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压紧压实驻在单位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对深化政治监督提出刚性要求。比如,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要经常与驻在单位党委(党组)书记交换意见,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每年至少与驻在单位班子成员进行1次廉政谈话,掌握思想动态,开展廉政提醒;定期通报驻在单位政治生态情况。
“深化政治监督,就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查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的‘两面人’。”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突出监督重点 明确监督方式
今年4月底,南京市纪委监委派驻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正式运行。该系统设综合分析、廉政档案、监督对象和政治生态五个一级模块。“系统录入了驻在单位所有党员干部以及其他监察对象信息,一键即可查询干部廉政档案,对驻在单位政治生态进行动态分析研判。”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李剑介绍,该系统整合全市派驻监督信息,实现数据归集共享,并对监督事项风险程度、监督方式、办理结果进行三次分类处置。
“盯住驻在单位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盯住重点人、重点事,精准点穴、卡住七寸。”南京市监委委员薛海蓉说。
“第一次分类处置,将监督事项划分为一般事项、关注事项和重点事项三个等级;第二次分类处置,对应不同等级事项分别采用提示性监督、联动监督、跟踪监督等三种监督方式;第三次分类处置,则以不同方式完成监督,未发现问题的可直接办结,存在风险隐患的需向驻在单位发出提醒建议后办结。如果在监督中发现问题线索,则转用‘四种形态’进行处理。”南京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派驻机构所有监督办结资料、限期整改结果报告、运用“四种形态”处理结果、纪律检查建议或监察建议等都要上传系统归档,完整记录,全程可查。
通过总结提炼一年多来综合派驻监督的经验做法,为派驻机构列出了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干部选拔任用以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等11项监督重点,明确了列席会议、谈心谈话、专项监督、市区两级联动监督、提出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等11种监督方式。
严管就是厚爱 监督必须常在
今年4月,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对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一名劳务派遣员工的违法问题立案调查。该员工利用担任特种设备检验员的职务便利,违规参与有关特种设备经营活动,涉及金额41万多元。作为经授权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该员工虽是编外人员,但属于监察对象。
据悉,南京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利用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的优势,把监督寓于驻在单位日常工作之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腐败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发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派驻监督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当好灵活机动的“观察哨”。
资质证书挂靠是法律法规严格禁止的行为。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水务局纪检监察组发现,2013年以来该市水务系统有66名党员干部存在挂靠资质证书取酬问题,其中单人获利最多达28万元。该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此及时展开调查,督促推动相关清理工作,先后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59人,给予党纪处分7人。
“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必须常在。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置,深化警示教育,经常抓、长期抓,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才是对监督对象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水务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南京市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徐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