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深度 >

《自然》选10大中国科学之星 叶玉如系唯一港人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6-22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6月22日讯(记者刘凝哲)《自然》杂志在21日发表题为《中国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文章,介绍了10位中国科学家及其科研成就。这10名科学家由《自然》杂志的记者和编辑选出,他们在神经科学、中微子、空间科学以及结构生物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并对提升中国在全球科学领域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关注的是,脑神经权威叶玉如成为唯一入选的香港科学家,她也是入选的四名女科学家之一。

  首版于1869年的《自然》(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该刊特写编辑理查德.莫纳斯捷尔斯基说,这10位科学家凸显了中国创新的广度和对于创新的承诺,中国也会继续朝着成为科学领域领导者的目标不断推进。

  凸显中国创新广度

  香港科技大学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在基础神经生物学上的研究和对大脑健康的转化研究提升了中国生物技术)成为唯一入选的香港科学家,其馀三名入选的女科学家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女科学家高彩霞(最先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用于小麦和大米等农作物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女科学家付巧妹(改写了亚洲第一个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历史),以及清华大学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观察到蛋白质在原子层面是如何工作)。

  其馀6名入选科学家包括: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其基础空间科学任务将科学发现放在了中国空间计划的核心位置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希望建造50-100公里环形粒子对撞机接替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7公里长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被评为推进中国掌握量子信息技术的一颗新星)、中国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提升了政府确保地方政府和企业遵循污染和工业发展规范的力度)、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秦为稼(帮助揭开南极冰盖的历史)和领导科研团队向地球最深处进军的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

  10位中国科学之星简介

  叶玉如

  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叶玉如致力于培训同时具有临床医学和研究技能的人才,并在中国正在开展的一项大型脑计划中的承担重要角色。

  付巧妹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她带队绘出冰河时代欧亚人群遗传谱图,古DNA解密现代人起源,或将改写亚洲第一个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历史。

  颜 宁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观察到了蛋白质在原子层面是如何工作的,这项工作难度极大。

  陈吉宁

  现任中国环保部部长,被外界认为“提升了政府确保地方政府和企业遵循污染和工业发展规范的力度,加强环境评估与监测透明度”。

  高彩霞

  现任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她的实验室最先在农作物上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解决了小麦基因工程编辑难题。

  崔维成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5000米海试现场海试副总指挥,三位试航员之一。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负责研制11000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和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秦为稼

  现任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执行副主任,曾六次进行南极科考。他带领的科考队发现了地球上最长的峡谷,以及南极冰盖下最大的融水流域之一。

  吴 季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发射了一系列用于科学探索的航天器。外界认为,在此之前,中国很多航天任务多是为提升国家形象。

  王贻芳

  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专业研究高能粒子。2012年,王贻芳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曾入选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 。

  陆朝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对多光子纠缠、光学量子计算和基于量子点的光子和电子自旋操纵领域的多个关键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

 
 
 

    深度

    国际高度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