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深度 >

强化经济增长机制 G20中国将提全球治理主张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8-05

  图:4月2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方G20事务协调人李保东在联合国大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高级别主题辩论上发言\资料图片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8月5日讯(记者顾宝军)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领导人峰会将于一个月后(9月4至5日)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20大国及部分特邀的重要经济体领导人将年度聚首,讨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大议题,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主张正式出炉。

  两年前,中国以最大新兴经济体身份完胜竞争者日本,获得本次G20峰会主办权。中国去年12月1日接任G20主席国,随即提出全球治理改革的中国主张,更在促进贸易投资增长、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方面提前锁定成果,彰显中国外交领导能力。

  中日“暗战”争主办权

  从两年前中日“暗战”争夺G20峰会主办权,到今年日本和中国先后主场举办G7(七国集团)峰会和G20峰会,中日角力贯穿全程。2014年初,G20敲定2016年峰会将由亚洲国家接棒,并把决定权给了当年的主办国澳洲。当时的澳洲总理阿博特宣称日本是澳洲“在亚洲最亲密的国家”,并表态有意推荐日本主办G20峰会,但到11月中国成为最后的赢家。据称,澳洲政府见选中国做东道主之呼声占压倒性多数,无奈选择中国。

  有人形容,在这场争夺战中无论在官方外交抑或民间“暗战”,中方更胜一筹。当年,法国最先表态支持中国尽快主办G20峰会,将此呼声写入中法联合公报,国际舆论开始倒向中国。中国领导人亦开展积极外交行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足迹遍布五大洲。

  民间“暗战”同样激烈。在澳洲布里斯班G20峰会开幕前两个月,即确定2016年G20峰会主办国倒数两个月,北京方面召集20国智库和主要国际机构举办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为中国争夺主办权造势。90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论坛“站台”,称中国是“新世界权力中心的主要成员,在G20平台上可以更有作为”。与会20国智库会后发布共同声明,呼吁让中国主办2016年G20峰会。20国智库论坛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回忆说,与会日本智库代表看到美国前总统支持中国,无奈签字。

  中日竞争“G”峰会影响力

  今年在中国担任G20主席国时,日本是G7主办国,中日竞争延续到双“G”峰会。外界形容,当G20杭州峰会聚焦发展问题,早前由日本主办的G7峰会更像“政治秀场”。有西方媒体将G7各国领袖与七个小矮人的卡通照上下并排展示,讽G7沦为“小矮人峰会”,无助带来任何解决方案。日本图将南海问题引入“G”峰会,有英国报章批评,日本“引导”与南海问题没有任何关系的G7发表涉南海声明,力邀奥巴马访问广岛,是对下台在即的奥巴马进行最后消费。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日前称赞G20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和高效,在此前G20上海财长会议上,各国“以创纪录速度完成所有与会国共同担责文本”。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黄薇认为,G20此前的财长与央行行长会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成果,中国近年推行结构改革成果显着具“榜样效应”,许多发展中国家盼向中国取经推动本国改革进程。

  中国成G20转型推手

  图:王文领导的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2016年G20峰会的官方智库之一\大公报记者海岩摄

  G20峰会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紧急形成的大国协调机制,事隔8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美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出现裂隙,中国以外新兴经济体增长后劲乏力。中方对应邀出席G20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高度重视,中国外交部欧亚司司长桂从友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G20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单独举行双边会晤。

  据俄罗斯塔斯社3日报道,中国外交部欧亚司司长桂从友接受俄罗斯记者访问时表示,普京将成为G20峰会的主宾,普京将在G20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单独举行双边会晤,是次会晤将就普京6月25日访华结果及进一步推动中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中国官方指定的G20牵头智库之一,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筹办G20峰会。王文认为,全球需要有一个拥有充分感召力、黏合力的国家,敢于担当延续G20的国际责任,中国振臂一呼全球响应,体现中国对国际进程的强大塑造力。

  王文表示,中国把握机遇,着力推动G20转型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之平台,在全球看不到出路之际起引领作用。在王文看来,中国正在拯救G20,当欧美国家一些人想“过河拆桥”时,中国发现了G20的新意义,让G20从危机应对机制升级为加强经济增长的机制。更关键的是,中国为G20寻找新动力。当世界各国尤其是G20大国经济低迷、找不到出路时,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治理经验能够为世界所分享。王文认为,这正是中国本年主办G20峰会需要阐释的。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副总裁车斗铉认为,考虑到中国与G20其他亚太成员国的双边经济关系,中国可通过连接该地区国家成为全球合作的“最佳实践案例”。

  中方协调达系列成果

  2016年G20杭州首脑会议下月揭幕,中国已举办3次协调人会议、3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及多场专业部长会议,各方达成一系列重要成果,准备提交峰会讨论,这显示中国作为主办国之协调力和领导力。

  在中方推动下,7月9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的2016年G20贸易部长会,是G20首次召开贸易部长会。此后贸易部长会将机制化,成为G20协调人会、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之外的第三大支柱。在首次贸易部长会上,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环境产品协定》等成各方拉锯焦点。发达国家对中国等主要钢铁生产国施压,欧盟、美国、日本代表团团长在会上均多次表示,声明要对产能过剩问题有所体现才会签署。此外,西方国家推进《环境产品协定》的提议则遭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反对。原本不在议程上的《环境产品协定》(EGA)和产能过剩问题,因各方各有让步达成共识。

  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方面,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形容,在中方推动下今年G20有一个“很强的起步”。为搭建更稳定全球货币金融架构,中国作为主席国重启停滞了五年的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经多轮会议各方对完善国际金融架构的主要议题基本上形成共识。中国央行国际司司长朱隽称,在增强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和完善主权债重组进程等方面的成果很突出,为9月初领导人峰会提前锁定成果。在领导人峰会开幕前,世界银行将在中国首次发行SDR债券,意味扩大SDR使用在本次峰会取得实质进展。

 
 

    深度

    国际高度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