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据大公网8月23日讯(实习记者刘嘉杰)按国家改革顶层设计,经济体制改革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及金融高度开放、市场运行稳健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将迎来黄金十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将以重大改革创新为契机,朝着建设世界级交易所,成为世界领先的交易所的目标而前进。
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研究员廖慧博士在交流座谈中对参加“范长江行动国企行”的香港传媒学子坦言,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已获颇多成就,但一些挑战依然存在。
他解释,当前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协调性较弱,市场仍以行政为主导,在运行模式、市场参与者、产品服务及投资策略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现象,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尚不完全成熟。
设自贸区对外开放新平台
廖慧强调,中国已明确“十三五”期间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将丰富金融机构体系、健全金融市场体现,改革金融监管框架。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方面,将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逐步建立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制度,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高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等。
在谈及推进双向开放时,廖慧说,沪港通开闸以来运行平稳,此外,上交所正在沪自贸区内筹建“上海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他补充说,自贸区平台将发展为可监测、能管控的资本市场开放通道,该平台将吸引国际机构集聚、促进产品创新、探索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有管理自由兑换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契合。
中欧所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记者留意到,在国际合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领域,上交所已携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建立了“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三者股权依次为40%、20%、40%。作为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中欧所将研发和上市交易以离岸人民币计价的证券及衍生产品。
廖慧介绍,中欧所将不断开发多样化人民币证券产品,填补欧洲人民币证券市场的空白,为境外人民币资金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积累经验,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今年中欧所将重点发展各类衍生品”。
资料显示,1990年成立的上交所,其主板上市公司家数已升至“十二五”末的1081家,总市值29.52万亿元,列全球第四。去年全年累计成交133.1万亿元,股市筹资总额8712.96亿元,均列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