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还人民一片净土——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纪实展”在长春开展/中新社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9月18日讯 据中新社报道: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17日,“阳光下的罪恶──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在黑龙江东北烈士纪念馆举办,该展览通过大量历史照片和图片,展示了侵华日军进行化学武器实验、化学战的罪恶行径和战后贻害,中国民众对日诉讼等有关历史事实。同日,在吉林长春举办的“还人民一片净土──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纪实展”上,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敦促日本认真履行责任,彻底早日销毁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惨遭奴役,继而奋起抗争,浴血奋战并最终取得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自此,“九一八”事变成为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分为“国际社会禁止化学武器的努力”、“日本化学战准备”、“侵华日军的化学战”、“日本化学武器战后遗留问题”和“举步维艰的日遗化武受害者对日诉讼”五部分,共包括200余幅照片、图片和图表。
在现场一张张展板上,日本陆军化学武器研究机构沿革、日本化学武器研究经费部分统计数据、日本陆军科学研究所的主要毒剂等资料被一一展现。3000多名观众到场参观。
“我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认识,更多是停留在教科书上。此次展出的资料,足以佐证侵华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的罪恶行径。通过这次展览,我深感震惊和悲愤,也勾起对那场战争中遇难同胞的追思。”今年25岁的哈尔滨市民杨秋说,她此刻的心情十分沉重。
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春杰告诉记者,本次展览揭露了日本在一战后秘密研究和大量生产化学武器的历史事实,也揭露了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无视国际公约,大规模、持续使用各种化学武器,甚至惨无人道地用中国平民和战俘做毒气效应实验的罪行。直至战后,这些被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仍继续危害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存环境。“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刘春杰说。
千件图片实物揭日军暴行
吉林省是日遗化武的重灾区。当日在长春开展的“还人民一片净土——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纪实展”,通过近千件图片、实物揭露侵华日军使用化学武器的罪行,展示中国处理日本遗弃化武工作的真实场景。
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表示,20多年来,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各地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挖掘回收作业正在全面展开。但是要实现全面彻底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郑重要求日方,切实把反省侵略历史的态度,严肃认真地落实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具体工作当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继续严格按照《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中日双边备忘录的规定,更加全面准确地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彻底早日销毁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孔铉佑说。
李顿调查团在哈尔滨所收到的上百封民众来信/中新社
联合国珍藏布包揭“九一八”真相
瑞士日内瓦雄伟的万国宫内,存放着联合国前身国际联盟从1919至1946年的历史档案。鲜为人知的是,卷帙浩繁的档案中,竟有一份由著名的“沈阳九君子”冒死收集的日军“九一八”侵华罪证。
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档案馆,一个绣着英文“TRUTH”(真相)字样的蓝色布包,里面既收录了当时的报纸对日军侵略行径的报道、遭日军射杀的无辜百姓名单,也有教材、海报等日军在东北实施奴化教育、操纵并建立傀儡政权的大量铁证。当中还有一份详细的被派往东三省实施傀儡统治的日本人名单。
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1931年底派出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特别调查团前往东北展开调查。
“沈阳九君子”之一巩天民的孙女、现居德国法兰克福的巩捷追忆,“我爷爷巩天民当时是东北的银行家,当得知国联调查团到了东北,便与另外几位有志之士一起全力搜集日军罪证。”搜集到日军罪证后,由传教士弗雷德里克·奥尼尔交到李顿手中。马克.奥尼尔在《闯关东的爱尔兰人》一书中记述了祖父的这段经历:他“与调查团接触了数次,提交了不止一份‘关于日本的暴行的秘密报告’”。巩天民等人的布包正是其中之一。
2008年,巩捷夫妇前往日内瓦,翻拍了祖父搜集的全部证据,并捐赠给中国国内的机构用于研究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