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深度 >

微观察:五年记者会 “强哥”五个“最”

来源: 大公网 发布时间:2017-03-16

  “时间有限,单刀直入吧。”史上最简短的开场白后,李克强总理在15日开始了他任内第五次中外记者会。回顾五年间中央政府走过的道路,以及五次中外记者会上的精彩瞬间,我们不妨用“五个最”,来记录下“强哥”留给国人的最深刻印记。

  第一,最重要成就─经济增长。回答提问总结本届政府工作时,李克强将这一“殊荣”授予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五年来,在用“大水漫灌”还是“靶向治疗”来促进经济增长之间,强哥团队“咬紧牙关”选择了后者。对此路透社曾评论:中国领导人愿意为长远利益而忍受一时之痛,在一个30年两位数经济增长已造就“增长重于一切”的国家,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

  第二,最艰难改革─简政放权。谈及政府工作的最难点,李克强坦承当属“触及利益且触动灵魂”的简政放权。如今,作为政府改革的先手棋,简政放权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提前完成了本届政府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切,正是本届中央政府以躬身笃行,扎实推进改革的生动写照。

  第三,最看重工作─民生受惠。几年来,亲民恤民情怀是李克强在答问中展现的突出特点。他多次回答了关于雾霾、医改、养老、就业等民众关注的话题,强调“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而每每谈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时,往往是这位“知青总理”最动情之处。

  第四,最开放形象─国际范儿。外界认为,强哥的“国际范儿”不仅体现在他流利的外语和洒脱的风度上,更重要的是他在面对国际媒体时展现出来的果敢自信。记者会上,一有外国媒体提问,李克强总是显得特别专注而感兴趣。其气度淡定,堪称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国总理。

  第五,最接地气─尽是大白话。语言朴实生动是李克强记者会的一大特点。网民说,“强哥”这些内涵丰富又口语化十足的语言,让政治从庙堂高阁走到田间地头,足以引起强烈共鸣。

  有别于前几次记者会后与媒体相约“明年再见”,在本届政府收官之年的这次记者会后,李克强微笑地说了句“有机会再见。”或许这也应算是强哥与记者们最简短的告别吧。

  (大公报记者 郑曼玲)

    深度

    国际高度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