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华访问。路透社
文|大公网评论员 马浩亮
一波密集的“访华潮”在两会闭幕后到来,沙特国王萨勒曼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刚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接踵而至。而沙特和以色列,这两个宗教文化截然不同的国家,却是美国在中东最为重要的两个盟友。
20日,内塔尼亚胡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会谈,双方同意加快中以自贸区谈判,加强在双边和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合作沟通。
同一天,中国外长王毅在中国改革发展高层论坛发表演讲,开宗明义地以“失序世界”来形容当前的国际格局。针对特朗普此前的表态,王毅强调,中美既不会陷入既有大国与新兴大国走向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也不会陷入因新兴大国不能或不愿承担国际义务而导致国际体系更加混乱无序的“金德尔伯格陷阱”。
面对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地区动荡不断加剧、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失序世界”,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甚至能在国际体系、全球治理扮演某种领导角色。沙特、以色列的高规格访华,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这种情绪,是否扮演领导角色姑且不论,但他们更为倚重中国却是不争的事实。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前面对“捧杀”风险甚至高于“棒杀”。在“失序世界”中,中国需要明确两点,一不要失去机会,二不要失去方向。
其一,应在从“失序”到构建“有序”过程中,抢抓发展合作机遇。中国不挑战既有大国,但应积极主抓国际社会对全球化的期待,去开拓和维护国家利益。以以色列为例,中国近年来分别中标以南部的阿什杜德新港和西海岸的海法新港,这是红海与地中海的重要节点,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构建远洋通道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这种合作,既惠及中国及相关方,又间接为维护国际和平稳定提供正能量。
其二,如同王毅所言,中国愿承担自己应尽的国际责任,“但中国从未想过要领导世界”。在全球化时代,世界需要的不是单枪匹马的英雄,而是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除萨勒曼、蒂勒森、内塔尼亚胡外,卢旺达总统卡加梅访华,习近平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李克强22日起访问澳洲和新西兰,“朋友圈”遍及五大洲。中国通过全方位的总体外交,与各国合作加强全球治理,这正是应秉持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