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深度 >

习特会向世界传递和谐信号 外媒:个性化会面为中美未来定调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04-08

  

  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右)6日在晚宴前握手\法新社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4月8日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旋风式访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冬季白宫”海湖庄园举行峰会。中美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首场习特会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外媒形容,这种开放个性化的会面形式,有助中美领导人进行轻松的交流,并传递出一种和谐的信号,为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未来定调。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美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表示,此次峰会的目的是为今后四年的两国关系定调。报道称,特朗普6日在前往海湖庄园前,为两天的峰会提出关键目标:朝鲜和贸易问题。虽然特朗普政府希望中国在朝鲜和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但白宫助理表示,为期两天的习特会主要讨论改善中美两国关系。

  彭博社报道称,特朗普为首日峰会上与习近平的友谊欢呼,他为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的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定下一个乐观的基调。报道引述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德莱斯利的话说,“所有人的胜利就是保持双边关系不脱轨。”报道亦称,本次会晤是美国领导人是否履行竞选诺言的首次测试。在旅行禁令和取消奥巴马医保相继折戟之后,特朗普希望在应对朝鲜核威胁,以及让中国向更多的美国货物开放市场的议题上,取得进展。

  中方带“双赢大礼包”

  法新社称,在海湖庄园,开放式、个性化的会面形式,让两位领导人有机会在这场24小时的峰会期间进行轻松的交流,并传递一种和谐的信号,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法新社引用匿名消息称,习近平此次访美带了丰厚的、“可在推特上展示”的“大礼包”,在特朗普最看重的贸易和就业课题,带来和解之意。中方希望借此修復因为台湾问题上而一度不愉快的中美关系。作为回报,习近平希望特朗普承诺不对中国产品徵收惩罚性关税,并且延缓对台军售。

  美国《纽约时报》表示,特朗普与习近平在首次会晤期间,互相摸个底,讨论贸易关系、朝核及其他问题。两国官员都期望,在这两个对手寻求建立工作关系的时候,会晤能成为相互尊重的公开表示。

  《纽约时报》另一篇报道则称,习近平和特朗普的共同点是都很强势,习特会是两位强势领导人的碰撞。习近平希望通过这次短期访问传递的信号是,他是一位坚毅的领导人,可以在美国总统面前保持自己的观点,而这一点连一些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也没法做到。

   朝鲜贸易考验习特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则称,国内影响力是两位领导人的共同诉求。特朗普有充足的理由需要一次成功的中美峰会──上任70天以后,他的政府仍处于危机之中,他的行动、评论以及在推特上说的话,经常招致猛烈批评,全世界都在怀疑他是否能够充当一位全球领袖。对于习近平来说,与美国的关系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考量之一,因此他会努力寻求和特朗普达成共识,包括小心避免和美国的贸易战等。

  作为习特会前唯一专访过特朗普的媒体,英国《金融时报》6日则称,“中美元首会晤是一场关键棋局”,文章称,特朗普和习近平即将展开的会谈事关重大,会晤的关键是两位领导人能否开闢一条可靠的沟通渠道。

  《金融时报》还发表题为《朝鲜与贸易话题考验中美峰会》的报道,点出本次习特会的关键议题。美方官员强调,此次会晤旨在开启新的双边关系,正如特朗普上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所言:“如果我们实现了某种非常戏剧性、对两国都非常好的事情,我一点儿都不会意外。”

  《纽时》:贸易非零和游戏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6日发表分析文章,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贸易赤字的描述,极大地背离了经济现实。在特朗普眼里,国际贸易似乎是一种零和博弈,好像每一个国家都在不择手段,谋求一个永远有限的业务份额。但文章指出,贸易不是零和博弈,歷史上,贸易扩张往往会带来经济增长,产生更多收益,供所有人分享。

  文章举例指出,美国工厂产量多年来一直在增加,部分原因是它们利用全球供应链来获得自己的所需。伊利诺伊州的一家建筑机械厂可能会购买中国的球轴承,韩国的玻璃陈列柜,马来西亚的电脑晶片和墨西哥的其他零件,其中一些是採用美国生产的钢铁製造的。

  文章强调,执著于同任何一个国家保持贸易平衡,就会失去所有这一切。这样做也会分散对自动化问题的关注。美国工人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製造更多的产品,并没有转化为足够的新工作岗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贸易逆差反映出美国人的消费意愿大于存储意愿,他们从外国人那里购买商品,而后者又反过来在美国进行投资。大多数经济学家也建议,解决它的最佳办法是调整税收政策和刺激储蓄,而非阻碍贸易。

  美民对中国好感升温 改变特朗普战略考量

  

  图:佛州华人在习近平下榻的酒店前欢迎\中新社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薪资水平提高以及美国人对华好感率上升或改变特朗普对华战略考量,在贸易措施方面给予特朗普政府更多灵活性,可能改变他在中国政策上的考虑。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两大主题被反覆提及:一是自由贸易对美国人收入和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指责中国的不公平贸易做法。但在特朗普意外胜选后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即美国薪资增长终于开始提速,同时失业率回落。美国2月份平均薪资同比增长2.8%,创2009年来第二好纪录。

  随着美国人薪资水平提高,他们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改善。研究机构皮尤就美国人对华态度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2017年受访者对中国的净好感率同比上升15%,创八年来最大升幅。美国薪资水平与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这两项指标之间并非切实相关,但过去10年的情况确实是,在美国薪资水平稳健增长时,美国人往往对中国持更加正面的看法。

  这种模式可能会对政策和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如果美国国内就业市场改善,或许会限制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措施的严厉程度。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称,如果特朗普兑现其竞选承诺,对中国商品徵收45%的关税,则将大幅推高美国通胀和失业率。考虑到美国就业市场终于復甦,特朗普政府或许不太会採取有可能破坏近期这种增长势头的行动。

    深度

    国际高度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