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政策 >

IMF本季两调中国经济预测 建议加快国企改革

来源: 大公网 发布时间:2017-06-15

  图:多个国际组织和银行均看好中国经济形势。图为内地某丝绸厂工人在生产线工作

  大公网6月15日讯(实习记者张锦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个季度内第二次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由4月预估的6.6%上调至6.7%。IMF还预计,中国经济将在2018-2020年平均每年增长6.4%。IMF认为,中国应利用当前的势头继续推动改革,以确保中期经济稳定性。其中包括更快地从投资转向消费、实施更可持续的宏观政策组合、处理非金融部门债务等。

  IMF在结束对中国的2017年第四条磋商访问后发表声明。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在声明中表示,中国继续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改革在广泛的领域取得进展,过去两周的讨论侧重于确保中国成功转型所需的政策,以及加快改革步伐的紧迫性。他称,信贷主导,特别是扩张性信贷和公共投资,帮助中国保持了强劲增长。

  足够缓冲减轻转型压力

  IMF亚洲及太平洋部助理主任詹姆斯.丹尼尔与利普顿6月1日至14日率领代表团访问北京和兰州,开展关于中国经济的年度第四条磋商讨论,并会晤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财政部部长肖捷、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等高层官员。

  IMF今年4月已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6.5%调升至6.6%,明年的经济增长由6%调升至6.2%。此外,多个国际组织和银行均保持看好中国经济形势的局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从6.5%的预估增长调整至6.6%。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日也将今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从6.4%上调至6.6%,明年增长预期从6.2%上调至6.4%。世界银行下调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0.1个百分点的同时,维持中国经济增速6.5%的预期不变。

  利普顿表示,中国目前增长依然强劲,有足够的缓冲减轻转型压力,为实现中期内安全地保持强劲增长,需要开展深入的改革,改变当前依赖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债务的增长模式。他强调,经济改革需要清晰明确的政策,以确保更快进展和中期稳定。中国目前正针对金融部门风险实施重要的监管措施,处理金融部门风险至关重要,应继续下去。具体建议还有更快地从投资转向消费;加强市场力量的作用;实施更可持续的宏观政策组合;继续收紧监管;处理非金融部门债务;以及进一步改善政策框架。

  建议加快推进国企改革

  其中,应继续扩大医疗卫生、养老金、教育和对贫困家庭转移方面的公共支出,这将降低过高的预防性储蓄。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革议程应加快推进,并将其范围扩大到包括逐步取消隐性支持,以及提高对违约和市场退出的容忍程度。更多聚焦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减少对量化目标的关注,逐步实施财政整顿,以及降低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

  中国已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将使中国与其他国家有更加紧密的进出口合作。在全球经济形势向好的前提下,中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此前称,今年中国有望超过6.5%的经济增速。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保持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并不断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和供给,可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欧央行外储添人币资产

  【大公报讯】欧洲央行正式持有人民币资产作为外汇储备,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对等额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的投资。欧央行的声明表示,此举是反映出人民日益重要的国际货币角色,并反映了中国作为欧元区最大贸易伙伴的重要性。

  瑞穗外汇策略师张建泰认为,欧洲央行在这个时间点增加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显示其对人民币的前景偏正面,预期未来更多国家央行的储备资产将流向人民币。

  欧央行欧洲时间周二发表声明表示,欧洲央行管委会今年1月20日决定增加其外汇储备中人民币所占的比重。

  为增持等额5亿欧元的人民币资产,欧洲央行卖出了小部分美元资产。

  欧央行称,近年来人民币作为“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在2015年将人民币视作“可自由使用货币”,并于翌年将其纳入SDR货币篮子。

  康奈尔大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相信,欧央行外储纳入人民币资产有巨大的象徵意义,相当于对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给予肯定,可以被视为与中国建立更强大贸易金融关系的首付款。昨日人民币兑一美元中间价微升15点至6.7939元,在岸收盘价升11点至6.797元。分析认为,人民币汇价变动不大,市场静待美国联邦储备局的议息结果。

  去杠杆显效内地M2增速创新低

  【大公报讯】记者倪巍晨上海报道: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超预期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当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却缩至1.06万亿元,市场预期为1.19万亿元。当月的广义货币M2增速更降至9.6%,为历史新低。中国央行的新闻稿解释,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总体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为稳固。央行并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

  央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连续四个月超过1万亿元水平。央行提到,从M1增量结构看,单位活期存款较4月多增5646亿元,显示企业用于支付的流动性较充足。此外,有关调研亦表明,商业银行在控制同业等业务的同时,扩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

  上月放贷1.1万亿超预期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补充说,鉴于企业中长期信贷仍延续较大规模,且票据融资馀额持续回落,预计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依然畅旺,而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等,则令较多表外融资逐步转入表内。申万宏源债券首席分析师孟祥娟预计,未来表外融资将持续“入表”、企业中长信贷增速仍会回升,今年全年信贷水平或高于去年。

  上月社融规模进一步回调至1.06万亿元。苏宁金研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去杠杆”政策令金融机构表外融资,及债券融资规模等均出现较大规模的萎缩;另一方面,现时中国经济景气再度回调,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有所偏弱。

  上月M2增速降至单位数的9.6%,且创有纪录以来最低。央行解释,当月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已下拉M2增速约1个百分点。对此有所引证的是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增长仅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非金融部门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此外,当月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强监管去杠政策料持续

  黄志龙预计,未来M2增速维持10%以下低水平的概率较大。招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鉴于当前表内融资需求不差,预计后期监管主动放松的概率不大,强监管、去杠的政策基调仍将延续。

  央行强调,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应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所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平稳有序。

 
 
 

    政策

    王安顺职务有变:国研中心党组书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