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大陆 > 专题 >

雷鼎鸣: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法理根据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8-02

民众抗议美国插手干预南海问题/资料图

  文\雷鼎鸣

  上月海牙常设仲裁庭应菲律宾单方面的要求,裁决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无效,这显然是美日在背后精心设计的陷阱,意图侵犯中国在自己领海中的权益,中国不参与它们所设的局,正确之极。历史与法理的根据在中国一方,这些根据,应该有效地告之自己的同胞与国际社会。当然,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捍卫国土也是必要的。

  判断一国领土与领海主权,尤其是有争议的,最重要的是看三方面根据。第一是谁首先发现这些地方,并有历史记载为据;第二是这些地方有无被持续管辖及经营;第三是国际上的一些声明、协议或法律。

  越南菲律宾理据站不住脚

  越南及菲律宾声称拥有南海诸岛的“根据”主要有四:第一,1834年时南沙已在越南第一张地图出现。第二,法国传教士路易.塔伯尔在183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越南的嘉隆皇帝曾在1816年在一个小岛上插旗,文章并记有小岛的经纬度及名称,越南人认为此岛是今天的西沙群岛之一。第三,1931年12月4日,当越南仍是法国保护国期间,法国曾对西沙提出主权要求,原因是越南对西沙有“先有权”,法国并有派军舰到该处,其后在1933年又声称包括南沙在内的南中国海的9个岛屿归法国所有。第四,1951年的战后“旧金山和会”中,日本宣布放弃西沙及南沙,越南代表宣称西沙、南沙自古属于越南,与会的51国并无提出异议。

  这些“根据”,其实完全站不住脚。假如南海诸岛在多个世纪以前早已属于中国,1834年越南自划的地图又算什么?法国传教士所记载举行插旗的岛屿,其位置与名称,据考证根本不是西沙的一部分,而是越南中部近海的广东群岛(此广东不同于中国的广东),越南只是把冯京作了马凉。法国宣称对西南沙的主权更是不打自招,他们一方面用“无人地”的先佔原则去合理化自己的主权,但法国政府同时又承认在丹伯特岛上发现了3名中国居民。在郑和群礁与太平岛,又发现有华人盖搭的房屋及奉祀神人之像。在中业岛上,更见居住的华人与海南岛有贸易,每年把龟肉龟蛋运去换取食品。其实中国的张振国及胡焕庸等人的著作中,早已纪录着南威岛上有“南威岛”的石碑、古井、土地庙,在南钥岛和鸿庥岛也有土地庙,南子礁上也有椰林与水井。事实上当年国民政府亦不承认法国的佔据,并提出外交交涉。至于“旧金山和会”,战胜国的中国政府被拒参与并发出过抗议。而1952年日本与台湾的和议中,除了放弃因侵佔这些岛屿所得的“主权”外,亦不反对这些岛屿属于中国。

  其实,越南的最大致命伤是,1956年、1958年及1965年,其外交部副部长雍文谦及总理范文同都曾正式声明,承认和赞同西沙、南沙属于中国。国际法上有禁止“反言”一项,足见今天越南的主张无理。

  菲律宾的论据与越南相比更是脆弱。迟至1950年5月13日,《马尼拉纪事报》才发表社论,呼吁要立即佔领南沙群岛。在1970、1971、1978和1980年,菲律宾多次派军队侵佔了中业岛、西月岛等8个岛礁。他们的“根据”,只是说这些岛礁是“无主”的,不属于任何国家,这是典型的浑水摸鱼策略了。其实国际法庭早有案例,说明领土主权并不取决于该地离开主体国的远近,否则邻近土耳其的一些岛屿便不属于希腊,阿根廷附近的福克兰岛也不属于英国。

  在近代史中,中国从战败的日本手中收回曾一度被佔据的南海诸岛,也是历史可考。1946年11月至12月,中国已派遣4艘军舰前往接收,重竖石碑,将西南沙划归广东省管辖。1947年3月为了加强巡逻与守卫,又将其暂归海军司令管辖。1947年12月,中国政府内政部对南沙西沙各岛礁、沙洲、滩重新命名,并公布施行。南海的十一段线(后改为九段线)亦在那年公布,国际上并无异议。由此可知,在1951年“旧金山和议”之前,中国已收回南海诸岛主权。

  中国与南海历史渊源已久

  历史证据方面,有关文献更是汗牛充栋。对研究南海诸岛有重要贡献的已故考古学家王恆杰教授,曾与香港无綫电视在1995年一起到这些岛屿考察,他曾在这些地方发现大量中国文物,可上溯至汉朝。后来他又告诉我,其实中国在夏商期间已有来自南海的物产。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光武帝便曾派伏波将军马援“行部涨海”,南海古称涨海,即派军到该处巡察。

  在宋朝及以后,中国对经营这些地方的记载便更多了。这里有个历史问题,上月有位居港英国人在《南华早报》说中国历史上从无海上力量,郑和船队也只是中国人自以为优越,搞搞虚荣感而已。他大概是真不懂中国历史。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有个当上了历史学家的儿子罗荣邦,他去世前长期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任教,他是公认的宋元明朝中国海权历史的权威,在他数十年前发表的论文中,早已推翻了中国只肯面对陆地一说。南宋时,因为地理环境变化及国防的因素,在1132年便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永久性的海军,总站设在舟山群岛的定海,并设有“海制置使司”。在1130年,中国只有3000水师,在1174年增至2万1千人,1237年水师更达5万2千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在1281年,元朝政府派了4千4百艘船进攻日本,1293年到爪哇,也有战船千艘。在明朝初期,除了郑和250艘每艘可载500人的宝船外,尚有数以千计的其他船隻。中国开始重视海上活动,管辖南海,毫不奇怪。

  中国人下南洋年代古远,在南宋开始,更形繁密,中国古籍中,例如元朗航海家汪大渊的《岛夷誌略》,便有大量南海诸岛的记载。我在大学时翻这类书籍,便已对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等南海诸岛的古代名称十分熟悉,对那里生存繁殖的鲣鸟感到十分亲切。

  我是经济学家,不是历史或考古学家,但我却读过不少国人有关南海诸岛的学术著作,深感中国对这些岛屿有很重要的研究。1991年间,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曾组织过有关南海诸岛的学术讨论会,我从其论文集中便得到不少本文所用的论据。南海诸岛是当前世界争议的热点,对中国利益影响深远,中国的学术界宜多组织相关研究,并将其结果用外文系统写出,这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上把道理讲得更清楚。

  (作者为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专题

    习近平在北大考察:国家一流,学术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