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读书 >

“老虎团”政委郭猛血洒中湾庄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9-23

【小档案】

郭猛(1913~1941):原名郭光昭,江西省吉水县富滩乡(今青原区富滩镇富滩村)人。少时家贫,替船主做帮工。1929年入党,次年任红军十七师五团三连指导员。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湘赣边区打游击。抗战中任新四军驻吉安办事处主任,后随先遣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历任丹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一支队(团)政委,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一支队二团政治处主任兼扬中办事处主任、一师二旅四团政委等职。1941年12月29日,驻盐城、龙冈、大孙庄等地伪军出扰,他率部与之激战,不幸中弹,转至中湾庄牺牲。

jiangc160972_副本

jiangc160971_副本

郭猛肖像

jiangc160973_副本

郭猛烈士之墓。

jiangc160974_副本

段焕竞为郭猛塑的铜像。

【红军经历】

1930年,郭猛参加红军第四军,编入十七师红五团三连,先后任指导员、一军团二师六团政委,活动在家新、安福、吉水、吉安一带,参加过广昌战斗。

1933年,在江西石灰桥战斗中右手负伤致残,到青原山红色总医院休养,后任医院政委兼党总支书记。五次反“围剿”后,苏区失守,红军主力长征,郭猛带领一百多名伤病员到九龙山打埋伏,留在湘赣边区打游击。曾率部分伤病员转移到武功山活动。

由于土豪劣绅疯狂报复、蒋军残酷“围剿”,加之党组织被破坏,大批官兵无粮无药,一个接一个倒下。为使伤病员得以生存下去,郭猛白天组织轻伤员化装成老百姓下山侦察,夜间率部袭击,以缴获的战利品来维持伤员的生活。

【相关链接】

郭猛牺牲后,中共盐城县委和新四军一师二旅四团在中湾庄召开追悼会。县委书记周利人宣布将四区的永福乡更名为郭猛乡,以示纪念。

1962年4月,江苏省、盐城县拨款将郭猛烈士的棺柩从中湾庄迁至西杨果林场。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郭猛名列其中。

盐城晚报记者联系郭猛的侄子郭圣珏了解到,江西吉安市富滩镇富滩村将建郭猛烈士纪念馆,“政府出钱,把大伯父(郭猛)曾经住过的老房子修建成纪念馆,那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房子还蛮大的,目前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做好了。”电话那头的郭圣珏忍不住和记者分享这一好消息。

【寻访红军坟】老搭档为郭猛塑铜像

郭猛烈士墓在盐都区郭猛镇西杨村内,系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月上旬,盐城晚报记者走访郭猛镇,寻访与郭猛烈士相关的点点滴滴。

一条水泥路直通郭猛墓。墓区庄严肃穆,一块高高的墓碑后面,是1962年立的小碑,沧桑且厚重,斑驳中充满故事。小碑后面,是一个高高凸起的半圆形水泥坟墓,干净整洁。四周用大理石栏杆围起,紧贴着栏杆,一棵棵青松翠柏挺立。

“1962年4月,郭猛烈士的棺柩从中湾庄迁至西杨果林场;1986年,郭猛烈士墓修缮一新,后来也是多次修缮。”与盐城晚报记者同行的郭猛镇文化站站长潘春华说,郭猛牺牲后,家人一直不知音信。“直到1966年,一篇报道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文中提到‘郭猛公社’字样,被远在江西省吉水县富滩村的村民看到,他们告诉了郭猛的侄子郭圣琼,于是郭猛的家人来信询问,郭圣琼和郭猛的弟弟郭光旺先后两次来扫墓。”

潘春华告诉盐城晚报记者,郭猛烈士深受生前部队战友的怀念,经常有战友到此祭扫。“1976年5月,郭猛烈士生前部队(北京市卫戍区51115部队)政委余虎生等人前来祭奠郭猛。”潘春华继续说道:“1981年1月14日,郭猛的老战友,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段焕竞率队赴盐阜革命老区慰问,段焕竞是郭猛在老四团的搭档,对郭猛的感情十分深厚。后来的一段时间内,段焕竞经常安排前线歌舞团,在郭猛镇影剧场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以此纪念郭猛。”

段焕竞对郭猛烈士的尊敬和怀念还体现在郭猛镇内的一座郭猛烈士铜像上,“为了纪念郭猛,他还专门请人塑了一座全身铜像,安放在镇中心东边。”潘春华补充说。

读书

网络存在盗版“产业链”?数字出版

资讯排行

  1. 新闻现场·台湾:左右夹击!警方封路抓毒贩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