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对保护广大战区群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燕山余脉歪坨山下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共同领略地下长城的风采。
纪念馆正门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展馆采用中国北方农村传统的四合院设计风格,以青色为主色调。
民兵雕塑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外面有一座高大的雕塑,内容为勇敢的战士奋勇杀敌,雕塑上刻有毛主席题词“兵民是胜利之本”。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国家六部委定为百家“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发改委定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
焦庄户地道地理位置略图
焦庄户村在抗日战争时期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地道入口
焦庄户地道,是焦庄户人民在与敌人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他们把初期简单的隐蔽单口洞连接起来,在地道内设计和安装了单人掩体、会议室、水缸存放处、陷阱、翻板、碾盘射击孔、地道射击孔、猪圈射击孔等生活设施和战斗设施,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形成了覆盖周围几个村庄长达23华里的地道网。
地道内交错纵横
地道内场景,焦庄户的民兵和群众利用地道隐蔽物资、掩护伤员、消灭来犯之敌,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猪圈射击口
适合于战斗、警戒封锁路段,能机动灵活地向敌人进行射击。
通往庙台射击口的阶梯
出口以村内庙台为掩护,有效避免了被敌人发现,隐蔽效果强。
以磨盘为掩护的炮眼
隐藏在磨盘底下的炮眼,民兵以此为隐蔽,对来犯敌人进行射击。
炮楼
地道上的炮楼,登上炮楼可俯瞰全村,视野开阔,是民兵抵抗敌人的火力集中点。
鸡毛信
鸡毛信旧指需要迅速传送的重要公文、信件。在抗战时期被普遍运用于传递军事信息。陈列在纪念馆内的这封鸡毛信插有三根鸡毛,说明信中的军情十万火急。
土制地雷
民兵中队建立之初,没有像样的武器装备,只有大刀、长矛和区游击队支援的一小部分土制地雷、手榴弹。土制地雷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兵挖地道使用的工具
民兵挖地道使用的工具基本全部是农民耕种时使用的器具。
游客参观
2017年8月27日,一位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老人正在参观纪念馆的浮雕,70年前,他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战争,面对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他分外珍惜。
红色小导游讲解
为弘扬革命精神,龙湾屯小学组建了一支名为“地道战红色小导游”队伍,学生们利用休假时间,义务为参观者讲解民兵抗战历史。这支队伍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特色中队”。
庄严宣誓
每年8月底9月初,顺义区都会在此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党团队员宣誓活动。向先烈致敬,重温峥嵘岁月。
(北京市顺义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