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国学 >

鲁迅时间|1925年10月21日创作《伤逝》

来源: 搜狐文化 发布时间:2015-10-21
马列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版画) 李以泰 作
1
马列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版画) 李以泰 作 [保存到相册]


  1925年10月21日

  创作《伤逝》,未另发表,收入《仿徨》。以“涓生手记”的形式,记叙涓生和子君的恋爱悲剧。他们同是“五四”时期具有个性自觉、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憎恨专制制度,追求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深信“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曾一度冲出封建樊笼,建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家庭”。

  但婚姻自由只是人生一小步,在这一步里他们“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个性自主没有生存基础的支撑,使他们孤立无援,不堪一击,涓生失业,家计无着,终于使两人感情破裂。子君回到大家庭中抑郁而死,涓生枯坐于会馆,在悔恨、空虚、凄清、绝望和痛决过去的虚妄中度月。作品思考的是个人命运和社会变革的关系,也暗示出个人“温饱、生存和发展”三者之间难以逾越的层次。

  《仿徨》出版后,善于对号入座的一些读者猜测写的是鲁迅自己的故事,鲁迅在1926年12月月29日致韦素园信中说:“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脸,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的。哈哈,做人真愈做愈难了。”周作人晚年在《知堂回想录》里提出,《伤逝》不是普通的小说,乃是假借男女的死亡来悼念兄弟恩情的断绝。不妨聊备一说。

(责任编辑:顾宝军)

    国学

    暑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资讯排行

    1. 新闻现场·台湾:左右夹击!警方封路抓毒贩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