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国学 >

白鹿洞书院 传承千年书院文化(4)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5-12-15

中国网记者采访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黎主任 为此,记者采访了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黎主任,请他聊聊书院的文化传承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记
 

 

中国网记者采访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黎主任

  为此,记者采访了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黎主任,请他聊聊书院的文化传承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记者:“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书院在我国古代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大约与现代的大学类似,然而,现代的书院早已失去它直接的思想传播功能,只能成为后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号。”对这一说法,您怎么理解?

  黎主任: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古代书院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在书院的教学中,学者自选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兼容并蓄的论坛。这种论坛在当时对促进思想交流,百家争鸣,繁荣学术研究起过一些积极性。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朱子读书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现代的书院绝大多数失去其教学这一功能,但其思想传播的功能并未失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既是后人精神瞻仰的地方,也是继承、弘扬和发展的圣地。

  记者:九江拥有白鹿洞书院以及书院文化这项资源非常难得、珍贵,如果仅是作为文物单位参观旅游十分遗憾,请问在白鹿洞书院的文化传承方面,还有哪些构思与思路,目前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黎主任:九江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上也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九江市市委、市政府各级对文化事业非常重视,在保护、继承、弘扬与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实质性的工作。庐山白鹿洞书院不仅仅是作为庐山文化旅游的一个景,重要的是它还肩负着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化挖掘与发展的功能。在文化传承方面,我院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发展传统文化事业,开拓文化产业方面加大力度,目前也是按计划在逐步实施。

  记者:九江市对白鹿洞书院的宣传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具体举措。

  黎主任: 九江市对白鹿洞书院的宣传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在文化建设上,旅游推广与宣传等方面都离不开白鹿洞书院,如:九江市博物馆展示厅内用大篇幅来介绍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与文化,2007年4月成立九江学院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等。

  记者:请谈谈对书院文化的宣传还有哪些创新思维?

  黎主任: 对书院文化的宣传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之外,我们

  所做的创新有:

  (1)在全国各大知名度高校聘请传统文化研究方面专家作为白鹿洞书院的客座教授,共同挖掘书院文化内涵。

  (2)继续做好《中国书院论坛》编辑、出版。

  (3)出版白鹿洞书院系列丛书。

  (4)制作书院宣传片。

  记者: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哪些有影响力的活动?

  黎主任: 白鹿洞书院在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大量见成效的工作。主要有,每年多次外出参加传统文化学术会议。从90年代至今召开了二十多次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刘梦溪、朱高正、方志远等来院进行国学讲座。1996年书院碑刻到北京故宫等地参加巡回展览,获得较好的社会效果。2008年—2010年韩国绍修书院多次来白鹿洞书院进行文化交流。2010年10月我院应韩国荣获市市长之邀前往绍修书院进行学术交流。2014年9月28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四大学院”联合直播祭学活动。

  记者:在书院文化传承这方面,谈谈还有哪些需要做的工作?

  黎主任:在书院文化传承方面要做的事很多,在保护和弘扬上要加大力度,传统文化精髓还要深度挖掘、发展。白鹿洞书院现正在与广州泗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常态化、公益化的开展一系列的国学论坛。

  虽然现在的白鹿洞书院已不再像过去一样有学子入读,但是走进白鹿洞书院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字气息,不论是别样的景致还是蕴藏的书画文字皆流露出不一样的精神力量。今后,我们还需开创性思维,加大宣传力度,让白鹿洞书院的精神文化可以永不间断地传承下去,而不仅仅是作为旅游景观供人们参观欣赏。(实习生 吴妍妍 记者 胡永红)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更多

推荐图片

暑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暑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老兵座谈会在京举行 45名老将军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老兵座谈会在京举行 45名老将军集 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孙奇逢:身型家范 孝友为政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孙奇逢:身型家范 孝友为政 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摘自韩星著《走进孔子》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摘自韩星著《走进孔子》

国学

暑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资讯排行

  1. 新闻现场·台湾:左右夹击!警方封路抓毒贩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