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国学 >

四缕心香孕生书香安康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6-14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记者顾宝军 通讯员 李焕龙 报道在编校《安康书评》过程中,我时常在为安康写书人、读书人、评书人和图书馆人的携手合作而感到高兴。因为,只要这四种人同心给力,定能建成书香安康。
  
        首先说明,何谓“安康书评”。因为,在举办”安康书评”全国征文大赛期间,不少人询问、质问过这个问题。
  所谓“安康书评”,顾名思义,是为安康内容之书写的评论,或由安康人写的书评文章。
  问题又来了:何谓“安康书籍”。当然,是写安康,或安康人写的书。
  按照图书馆的书源分类,这些“写安康,或安康人写的书”,属于“地方文献”。
  对于地方图书馆而言,地方文献是特色资源。无论就阅读、研究或咨询、宣传而言,名著或经典再好、再多,是为满足读者不同需求的数量配备,唯有本地的文献资料,才是别于其他的,才是独具特色的。
  
      为此,安康市图书馆把地方文献建设当作强化市县图书馆特色资源馆藏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2015年第四季度,在本馆开展了地方文献征集比赛活动,并予表彰奖励;2016年春季,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市地方文献联展活动,从而推动市图书馆和各县区图书馆迅速收集各类地方文献11000多册,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六进”展读活动,受惠30多万人次,由此掀起地方文献捐赠热潮。
  有了书,就要阅读,这才能书尽其用。我们于2015年秋季至今年春季,积极营造”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安康”氛围,在抓好”大众服务”的同时,认真实施”骨干抓小众,面上推大众”战略,促成全市各地组建了50多个业余读书团队,展开了以阅读本地作品为主的“约读”活动。
  要强化阅读,则须加强图书评论与地方文献研究工作 。我们以市县图书馆为阵地,以业余读书会为骨干,以社会化活动为抓手,多层次开展以阅读分享为基本内容的读书心得、体会文章交流,及书评征文活动。从2015年冬季开始,我们先后组织了三项专题征文、两项征文大赛活动,专题征文分别针对《阅读徐山林》《1983年安康大水灾》《安康往事》三本重点阅读作品展开,两场大赛分别为面向全国的“图书评论”“安康书评”征文大赛。“图书评论”为泛众性的,由全国人评全国书,意在助推全民阅读。“安康书评”则是针对“地方文献”进行的,由全国人评安康书,从而全方位展开了对安康图书的价值研断与艺术解读。
  ”安康书评”征文大赛,由安康市图书馆联合市内各县区、各高校图书馆及博阅学社举办,经过一个半月的宣传动员,共收到全国各地及海外来稿527件,评出140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4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8件,优秀奖110件。
  此书选入的作品,征求了撰稿人、荐稿人的意见,不是全编,而是选编。因为,有的人认为,个别作品时间久远,与当前提法等要求不符,不宜入书;有的人认为,个别序言、发言之类稿件,只表一孔之见,只尽推介之力,与系统性、学理性的书评放在一起不太恰当;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作品所得奖项不太理想,放在书中有伤面子……
  入选作品,我们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优秀奖作品四类分辑,每类作品均按作者姓名笔划为序排列。
  由于是社会活动、自由来稿,还有不少写安康、或安康人写的优秀著作不见评论(不是无评论,而是无投稿);也有不少文化名人、优秀评论家的此篇书评奖项靠后,这并不影响其名望与优秀,因为多数名家作品是序言、发言或是对某书作者的荐言,而非理论意义的书评。我想,仅此一项活动,绝不影响任何作者的份量,也不能定位任何人的创作实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一项征文活动,只能承担此项活动来稿内容本身的赏析与评选,别无其他功利。
  我们出版此书,目的是为了推进地方文献建设和全民阅读工作,如果您认为这些“安康书”还可读,就请阅读推广;如果您认为这些“安康书评”还有价值,就请参与这类研读与评介活动。我相信:只有安康人的广泛参与,才能形成建设书香安康,繁荣安康文化的良好氛围。
  只要写书人、读书人、评书人和图书馆人倾情于书,定会建成书香安康。
  这是我们出版此书的初衷,也是《安康书评》对广大读者应有的意义。

    国学

    暑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资讯排行

    1. 新闻现场·台湾:左右夹击!警方封路抓毒贩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6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