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田呢)陈逸飞在自己的画作前踌躇满志,中央美院宿舍内陈丹青的脸上还写满青涩,袁运生的机场壁画正在紧锣密鼓的创作中、王怀庆彼时还手捧他的写实作品《大娘》……科恩夫人的胶片上定格住了这些她亲身经历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珍贵的瞬间。
日前,“中国当代艺术最早见证——科恩夫人档案”文献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及今日美术馆主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达菲艺术基金会及亚洲艺术档案AAA协办,孔长安担任策展人,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达菲艺术基金会张雨方担任学术主持。
科恩夫人50年代初毕业于麻省史密斯女子学院,60年代入柏克利大学研读亚洲艺术史。70年代初,由于丈夫的工作原因,科恩夫人多次来到中国。她下榻的北京饭店与当年的中央美院较近,在美院留学生方家模的引荐下,科恩夫人走进了中央美院的校舍和宿舍,结识了学生和教员,从此接触到很多艺术家。科恩夫人在美院开办幻灯讲座,介绍西方艺术。此后,她陆续在全国主要的美术院校和艺术团体举办讲座,并在短短的几年中内走访了各地重要的艺术家,搜集了大量的珍贵资料。照相机随身,笔记本在手,她因此拥有大量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初期的文献资料和图片,并出版了《中国的新绘画,1949-1986》一书,向世界读者介绍了当代中国的绘画和风格的变迁。朱青生教授认为科恩夫人档案中对于艺术观察的角度,使得我们对于中国艺术的研究有了另外的证据。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则强调科恩夫人对中国的研究和介绍是一枚硬币,既折射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也反映出中国希望与世界交往的意愿。
现场看到的科恩夫人的图片档案,是亚洲艺术文献库经过仔细挑选及现代技术,将两百余幅具有代表性的照片集中呈现。展览现场两部影像纪录片循环放映,既有科恩夫人在各地演讲时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容,也有策展人孔长安拍摄科恩夫人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在中国时的感受。开幕式现场,主办方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年事已高、远在美国的科恩夫人进行了互动,并邀请到了相关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与其对话。
据悉,作为今日美术馆的年度学术展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系列展之一,此次展览将展至5月14日。